荐书:《只因目中无人》

      一直以来我买书都会偏向于买学者的书,他们的身份往往是大学的教授,往往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跟我的一向相信“心置一处,无事不办”有关,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旦分心过多在不同的领域,就很难精耕细作。所以我买的书是基本都是长销书,并非畅销书。按以往,这本书不会进入我的购买范畴,但某次逛论坛的时候,看到黄启团的这本《只因目中无人》,还是让我忍不住买下了这本定价蛮高且不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竖排)的书。我关注壹心理的公众号已经很长时间了,里面的文章质量较高,不少佳作曾深深引起自己的共鸣,购买本书多少有点致敬该公众号的联合创始人--黄启团。没有想到的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它还是让我深深震撼,并让我一度废寝忘食,一气呵成读完。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这本书明确的提出了限制性信念的三种最常见的模式及其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信念最初仅仅是一个念头,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会对一个念头深信不疑,而是经过一些体验之后才会形成一个信念。一旦信念形成,它就会成为一张滤网,过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往往不是客观的,而是信念系统再创造的世界。限制性信念会帮我们创造出一个无奈而又痛苦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只要经历其中的一种,都有深刻的难以言绘的痛苦感受。就是:无助、无望和无价值感。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形成的。所有孩子在童年时期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充满信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造。但我们的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本意会不断的阻止孩子的探索,在阻止的同时就帮孩子种下了一个个限制性信念。无助背后的语言是:别人做得到,而我做不到。无助状态下的人很容易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有受害者心理,把一切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想得多,行动得少。形成无助的原因往往是有包办式父母,父母帮他们做了很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且经常要求他们要按照父母的意思做事。我们身边很多的父母就希望孩子把书读好,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其他的生活技能很少教给孩子,也不给他们机会去锻炼和尝试。无望背后的语言是:我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所有人都做不到。这其实就是一种绝望的心理。他们呈现的状态是:面对任何可能性,他们都不会去做任何努力,哪怕简单的事情。形成无望的原因是在童年的时候,当孩子跟父母诉说某个梦想的时候,父母经常说不可能,甚至斥责他在胡思乱想。在接二连三被打击的情况下,孩子就慢慢学会向现实低头,不再去努力。在生活中,这样的父母数不胜数,由于内在匮乏,认知有限,没有梦想,他们看不到生活的无数可能,自己对现实低头,向现实妥协的同时,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梦想。无价值感背后的语言是:我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我不值得这一切。他们呈现的状态是:容易逃避成功,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害怕自己没有资格拥有,不敢去追求,或者追求到了之后,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美好的东西,开始逃离。其背后形成的原因是童年时期父母常常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期待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就会责备自己的孩子没有用。怎么改变限制性信念?作者在本书中清晰的告诉我们六步法:一是看看我们对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二是将蕴藏在现境不满意之处的限制性信念写下来,好好的感受它带给你的情绪比如内疚、愤怒、悲伤和痛苦,三是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以一个成年人的智慧告诉过去的自己,这些仅仅是信念,不是事实。四是尝试用一个新的信念替代它;五是根据新的信念采取新的行动;六是奖励自己。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三无的状态曾经反复出现在自己的感受中,这些感受反复吞噬自己,让我苦不堪言。后来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上了身心灵课程,参加了工作坊,跌跌撞撞的修补既往的创伤,一遍遍的抚慰那个脆弱的内在小孩。现在已经很少有三无的感受,但到底是什么方法,在哪一刻起作用,其实一直以来我也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这六步法我确实都实践过。

      二是更深刻的理解冰山原理,冰山原理是萨提亚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我就好像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行为和应对方式。但这座巨大的冰山其实有七个层次: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我们需要透过行为、应对方式来看到未被看到的另外五个层次的东西。冰山原理可以用来观察自己和用来破解别人的行为密码,观察我们和别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透过自己的感受,和感受别人的感受,来看到感受背后的观点及信念,了解这些观点和信念想告诉我们的期待和渴望。其实人性中,所有的渴望都是共通的,就是希望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和被包容,就是被无条件的爱,不同的是,有些人内在很富足很丰盛,而且他们爱的管道很通畅,就容易把爱顺畅的给到别人。有些人内在很匮乏,容量很少,自然无法给到别人爱,加上管道不通畅,以至于别人很难感受到爱。只有深刻理解自己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别人,只有深深爱自己的人,才能够深深的爱别人。冰山原理能够给到我们一个破解密码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也有助于帮我们找到自己巨大的内在资源,让心灵的宝藏不再被尘封,而是能够被充分的挖掘。能够在应对外界所有不如意的时候,内心有定海神针。

      三是看到了另一种关于人生的维度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坚定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导致人与人之间差别应该是某种东西,作者在本书中把这个东西定义为人生的维度,也就是人生的格局或者人生的境界。他将人分为奴、徒、工、匠、师、家、圣七个层次。七个层次对应着不同的生命状态。第一维度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不得不做,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自己束缚住,活在一个无形的囚笼中,郁郁不得志。第二维度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对未来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和目标,虽然目前能力有限,但愿意不断学习和成长。第三维度的人有能力独立按规矩把事情做好,能够很好的立足于天地之间。第四维度的人力求尽善尽美,做事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是行业的精英。第五维度的人不但自己有能力,还愿意把自己的能力传授给他人,唤醒别人的优良品德和智慧。第六维度的人开宗立派,自成体系,成为行业典范,有较多追随者。第七维度的人是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作者认为维度的不同是因为考虑问题的维度不同,怎样改变人生的维度?作者在本书中讲到:NLP系统采用一个很好的工具--思想健身室。由三个维度组成:位置感知法、时间线和理解层次。位置感知法就是通过自己、对方和第三方三个维度来思考问题;时间线是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理解层次是从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和灵性六个维度来思考问题。这六个维度越往上走,越抽象,但境界越高。环境、行为和能力属于低层次的维度,比如人、事、物、时、地、金钱和设备这些很多人认为决定生死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环境这个较低层次呈现的内容。最高层面的就是灵性,每个人都有灵性的部分,但大部分人迫于生存的压力,将灵性深深埋藏,其实灵性无需培养,只需要唤醒,在爱的状态下最容易唤醒灵性,那个时刻会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理解层次的高低意义就在于此:心怀天下的人,自然会感动于天下,天下的资源就会被其所用。向往安宁无忧小日子害怕任何改变的,自然就需要应对生活琐碎和无奈,呈现的资源就总是匮乏稀少。

      这本书属于心理学的科普之作,里面较为系统且清晰的讲述了NLP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有大量的案例,虽然这些案例不算特别严谨,但也还是能够较好的支持到作者的某些结论。里面也有很多梳理创伤,调整认知的具体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没有办法拿到就能用,或者用了就可以用好,但对于过来人,阅读后还是能够拈花微笑。如果对心理学尤其是对NLP有兴趣的人,可以毫不犹豫的把这本书作为敲门砖,轻轻敲门,应声打开一个全新的心理学世界,怀着好奇的心走进去探索,至于进去后走多远,愿意流连多久,就完全看个人因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只因目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