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

念书的时候,我们曾在距离故乡不到10里的小村王裒院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晚饭后,躺在生产队仓库里的地铺上,劳累了一天的同学们兴致不减,山南海北地拉起呱来,直到夜半。有一位来自王裒院邻村的同学问大家:“你们知道王裒院是什么地方吗?”众人答不上来。“秃尾巴老李的家乡哟!”哦,原来是黑龙江江神的老家。那位同学接着介绍,老李是个孝子,每年六月二十八日都要回来看望他的老娘,顺便捎来一场风雨……对了,说到孝子,这个村子好像还有一个……孝子,怎么还会刮风下雨,听起来就是传说。大家也就没有了兴趣,一会儿就都呼噜噜地睡着了。

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_第1张图片
中华传统二十四孝

少年时代的懵懂无知,使我错过了近距离了解故乡先贤的机会。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故乡的王裒院不仅有离奇动人的传说,还曾是个墓院,葬着一位感天动地的孝子——他不是秃尾巴老李,而是两晋时期的名士王裒字伟元。读过《二十四孝图》的人都知道“闻雷泣墓”的故事:母亲生前怕雷声,每逢看到闪电,王裒总是急忙近前呵护安慰母亲,一如小时候母亲对待自己一样。母亲去世后,听到雷声,他还是跪倒在墓前:“母亲莫怕,裒儿在此!”孝子之心,反哺之情跃然纸上,感人泪下。然而,你若简单地把王裒归为孝子一类,则是埋没了他的名声和价值。晚晴名臣张之洞对他的评价最到位: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

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_第2张图片
闻雷泣墓碑

其实,王裒事迹所在的《晋书·孝友传》就有很严格很全面的入选标准,王裒无疑是孝友的样板。我们看看具体的标准吧:入选标准其一就是要求守“事亲之道”。王裒严格遵循孔子的孝道思想,以礼事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牢记孔子关于“色难”的论述,柔色承顺,怡怡尽乐,和颜悦色对待母亲,不管母亲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如此。他恪守圣人遗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便父母均已亡故,他也思恋其窀穸,每日守护在父母墓前,不肯远离。王裒最终也因此耽误行程,死于寇贼之手,令人想来扼腕叹息。

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_第3张图片
王裒闻雷泣墓

《孝友传》入选标准其二就是要有“追远之情”。父母去世了,不管离开多久,孝子的心中依然装着他们,不忘他们的养育之恩,怀念他们,哀思无边无际。王裒筑庐冢于父亲王仪的墓侧,跪拜守护,日夜思慕。悲情所至,难以言表,于是,手之足之,攀上柏树,瞭望苍天大地,企图觅得父母的踪影。嚎啕哭泣,泪水洒满树身,柏树也为之而干枯,真是感天动地。教授学生《诗经》,每当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王裒总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受业门生们害怕刺激到老师,也就废读了这两句所在的《蓼莪》篇。

“立身之行”恐怕是三条标准中最重要的,《孝友传》就称“王伟元之行己……咸标懿德”——懿德,最美好的品德,就是对王裒最高的褒奖。王裒从小就培育起高尚的节操,“行己以礼”——就是按孔子的话去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约束自己,砥砺自己的品行。在西晋污浊的大环境中,王裒始终是一个严格按照礼义原则行事的人,一个不与黑暗朝廷合作的人,一个有节气有壮志的烈士。父亲王仪恪守正道,说真话,结果被阴险残暴的司马昭杀害。王裒为之悲伤欲绝,终身不忘父亲的冤仇,从不向着都城洛阳的方向坐着,以示不承认晋朝的合法性,不臣于司马氏政权。

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_第4张图片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礼为人设,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到王裒礼待的。他的学生被迫去县里服劳役,想求他给县令写封信,疏通一下关节。王裒表示爱莫能助:四十年不曾提笔写信了,今天也不会向官府的淫威低头。于是,王裒父子担着干饭,背着盐豉草鞋,一路送行,陪着那位学生一直到了县衙,后面还跟着千百人的队伍。县令以为著名隐士王裒前来拜访自己,倍感荣耀,整顿衣裳出衙迎接。岂知,王裒把他晾在一边,看也没看,就对着路边的一个工程用的小土堆,毕恭毕敬地弯腰而立:“我的门生被县衙所役使,特来送别!”然后,握着学生的手,啜泣而去。师生至爱真情感动着在场的所有人,也无情地羞辱了那位尴尬的县令。由此看,王裒的行己以礼,更是以情。

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_第5张图片
王裒院有孝子墓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王裒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王裒的一生彰显了如此伟大的人格,足以名扬千秋。他也成了故乡的骄傲,1700多年后,依然感染激励着故乡人。再回故乡时,我一定要专程前往王裒院,瞻仰参拜孝子墓,以表崇高的敬意与迟来的歉疚。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曾到王裒院,懵懂不识先贤心:张之洞赞他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