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妈妈最近一走近幼儿园,就会心慌慌。
每每有机会跟老师说上话,总是一脸黑线地收到尴尬而苦恼的反馈:“飞飞今天抢别的小朋友玩具”、“飞飞打了别的小朋友”、“飞飞经常尖叫”……
其中最另她苦恼的是打人这个问题。每次小鸡啄米似的听完,总还有最后一句总结:“希望你们家长在家配合,多对孩子进行教育。”
怎么配合呢?飞飞妈也很无奈:“道理也讲,也打也罚,还能怎么办呢?”她甚至忧虑孩子性格上是不是有什么缺陷。
第一次听老师说飞飞打人,妈妈就认为应该马上解决问题,表明态度,当众要求飞飞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飞飞开始会按妈妈要求,说“对不起”,再后来就一副心不在焉,不配合的样子。
当着大家的面,飞飞妈不好发作。但是每次被告状后,回家后心情焦躁,某件鸡毛蒜皮的事会把她引爆,把飞飞抓来胖揍一顿。
除了无力面对老师的数落,飞飞妈妈还害怕直面“受害者”一家。
我随口问了一句:“飞飞的攻击行为,具体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发生的?”
“老师常说他很难和别人友好相处,喜欢搞破坏,尤其想要玩具的时候,容易攻击别人。
他是个急脾气的孩子,家里老人家惯着,也自我中心惯了。可我们也一直都有教育他,想借别人的东西,要先问过,别人同意了才能拿。”飞飞妈很无奈。
1
让孩子不打人,那家长能不能打孩子?
当然是,不能。我“毫不客气”地让飞飞妈反省自己“打孩子”。
不只飞飞妈,不少家长都咨询过“可不可以把孩子抓来打一顿”的问题。
真正养过孩子的家长,即使再坚信“打孩子不好”的理念,也很难在某次崩溃时,把持住自己。
打孩子两种常见原因:一种是家长实在没耐心,根本不想给惯犯讲道理,怒火攻心直接上手。还有一种是先礼后兵,教育得心力交瘁后,依旧没有效果,只剩“抓来打一顿”。
不管家长“选择”先打还是后打,即使打了一顿以后,暂时看见了顺从听话,打孩子其实承认失败。
作为成年人,没有别的解决方式,只能凭力量和身份上的优势,压制另一个个体。
更不妥的一点是,我们要解决的是孩子的行为问题。在模仿和感知能力很好的孩子眼里,家长亲自示范,让他感受到了暴力行为的驯服作用。
所以,要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要先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
“我知道飞飞有时候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他太自我中心,又很冲动,不如他的意。他就容易争抢,然后打起来。
有时别人不小心碰到,他会反应过度,以为人家是故意的,直接打回去。”
飞飞妈妈说的告诉飞飞在拿玩具的时候“要问过别人可不可以”,实际情况会变这样:
他问过之后,马上就拿走自己想要的玩具,因为急着实现自己的需求,没意识到这个行为需要等待对方反馈,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交流。
对方小朋友一会儿看到自己在玩的东西被拿走,又想拿回来,一笔乱账撕扯就开始了。
飞飞妈说到的“自我中心”,确实是很多还未进入集体环境的孩子,初入社交环境时需要克服的问题。
新的平等的社交环境中,飞飞先要慢慢认识到不能像在家里那样有求必应。
当然,不是说在家里就可以为所欲,和在外形成两套不同行为系统。
当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更好地调整自己在集体环境的行为时,也该意识到,他们在家里的行为也应该遵循原则、尊重别人,知道边界在哪里。
飞飞即使耐心地等着小朋友的回应,也要做好受挫的准备。小伙伴很可能不答应。要不然就容易出现“不如意,就用抢的方式满足自己。”
体验被拒绝的受挫感,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受挫后保持行为得当,寻求恰当的解决方式,这对于很多成人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家长在急切地期盼自己孩子能很快适应的同时,不要只是常唠叨“我说了多少多少次,你不能怎么怎么样,应该怎样怎样”。
我们可以弯下腰,尝试通过观察思考之后,更主动地在细节上进行引导。比如有针对有技巧地创设“实际场景”。
设定爸爸妈妈分别扮演幼儿园孩子小A,小B。
小B在搭积木,这会儿他正需要半圆形当屋顶。B发现A面前正好有一块,没多想直接伸手拿。
A大喊:“这是我的”。B归还。两人又相安无事玩了一会儿。
B依旧没看见想要的形状。他犹豫了一会儿,问A:“积木借给我吧?”
A这会正在跟旁边的C交流,没听到B的话。
B觉得自己问过了,就伸手拿走。
等A回头,发现积木在B盖的高楼顶上,生气地一把抢回来。动作太大又把B搭建了好久的楼推倒了,B相当恼怒,一掌拍了过去。
家长在演完戏之后,和孩子一起做个“复盘”,讨论B想要拿到积木,怎么做会比较好。对于幼儿来说,越实际细化的情形,越会给他们形成深刻的印象。
再大点的孩子,可以给他们提出更复杂的社交难题:A把人家认真搭的楼推倒了,可以怎么做?
讨论的形式,会让他们在觉得自己被尊重基础上,促使他们从更多角度思考分析,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展出同理心,内化行为规则,慢慢走出“自我中心”的模式。
而在幼儿园没有家长,老师也顾不暇每一个孩子细节发展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内化规则的孩子,也会在集体环境中更受欢迎,建立自信。
干巴巴的道理枯燥抽象,多说无益。不管是教育上还是婚姻里,话说太多就像培养了一个聋子,反而会稀释一些重要的东西,英文里有个词就叫妈妈的聋孩子(mother—deaf)。
对于碰触敏感的小朋友,同样可以设计场景,利用“演”一些常见情形的办法,帮助他们区分哪些行为算攻击,哪些这算意外。
还可以使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买一些符号化的物件进行角色强化,比如蜘蛛侠面罩、超人装备、迪斯尼公主的魔法棒,这会给他们正面的暗示。
3
攻击性行为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解决得一干二净。家长要有耐心坚持引导。
这很考验家长的情绪控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看到父母在情绪上来的时候,怎么冷静控制行为。
当众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孩子,逼着道歉,往往是我们急于向大家表明 “你看,我有在管孩子”,以及发泄对自己孩子失望愤怒的情绪。
打骂的方式也许能让孩子顾忌一时,但只是因为顾忌害怕,又被损害了自尊心,反而会让他们对环境产生对抗,变成更糟的“你说我坏,我就坏给你看”。
同理,除了不要当众斥责,也不要公开用负面的语言给他们贴标签,讨论他们的不当行为。如果是比较大的孩子,可以私下在平和的氛围下,一起讨论不当行为可能对自己,和对别人产生的影响。
4
关于犯错后的担当和责任感。
不管打人还是别的不当行为,尊重和引导完孩子,并不代表他们这个行为就彻底被翻篇,家长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就不了了之。
现实常见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他们做错事,我们要求他们说 “对不起”,然后认真地讲道理作分析,唯独欠缺了最重要的行动:为自己犯的错承担后果。
学会承担后果,不仅仅是说句“对不起”。
当孩子跟飞飞一开始一样,倔强地不愿意被逼迫说“对不起”时,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很诚恳蹲下来和对方孩子同一高度,认真地向对方孩子道歉,再向对方家长表示歉意。
如果小朋友受伤到需要医疗处理,可以的情况下,让自己孩子呆在一旁,感受这个过程。实际的场景,会让他们印象深刻,更能关注别人的处境,明白行为后果,并为此负责。
5
苗头初现时,就认真对待。
幼年的孩子,在攻击时,并不大怀有恶意。他们可能还没能很好地控制肢体。或者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模仿和重复和家人的互动,比如任性的时候在家里打人。
如果家人不当一回事,或宠溺地发展成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哎哟,宝宝力气好大哟”。
那么当他们群体环境中想跟别人玩,就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和力度去和别的小朋友互动。
所以当孩子动作过大,尤其带有发泄情绪表达不满的意味时,家长就要敏感起来,及时“放下脸”告知行为边界,用“坚定而平静”的态度制止:我不喜欢你这样,我会很痛。”
如果判断此时孩子心情愉悦,是想跟你玩,控制不住力度,就亲自抓住他的手,教他使用适当的力度。
6
引导孩子认知情绪,表达情绪。
孩子内心的实际感受,比他们能使用的语言丰富得多。在合适的场景,用“生气”“快乐”“伤心”等,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表达内心感受和想法。
可以结合丰富的绘本,引导情绪表达,《杰瑞的冷静太空》、《when Sophie Gets Angry》、《有魔力的话》、《亚瑟生气了》……都是情绪类绘本。
还可以幼儿园老师探讨配合,正面强化他的行为,肯定细微的进步:“你今天很棒,和小朋友合作搭房子”、“真棒,你很快就坐好了,可以帮我提醒别的小朋友也坐在自己位子上吗?”……
孩子其实是世界上最容易满足的人。环境反馈的一点点肯定和赋予的小小“权利”,都会正面强化他们的行为,让他们积极参与合作。
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更深刻的原因,我们既要尊重倾听,也要让他们明确行为边界。要引导解决他们的问题,也要让他们学会勇敢承担后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