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才有钱

几年前和几个老板去日本参观工厂,有个人说:“看他们的设备,那么落后,我一条生产线都比它值钱!”语气里满是不屑,我听了,暗暗不语。只看设备的型号,他们的设备确实很落后,很多都是80,90年代的设备,但是每个设备都保养的非常好,看上去和崭新的没有什么区别,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他们的产能并不比好的设备差得更远,使用这些设备的人都尽力让设备的产出达到最优化。生产现场非常干净整洁,即使是注塑车间、模具车间,你也很难看到油污和灰尘,我震惊于他们的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存在着这样的员工,才使得买买买的国人用钞票投票购买日本货吧,看看今年的双11的报道,排名在前的购买品牌就是日本的。

一个企业,有钱就能购得最先端最好的设备,可以把自己的厂房焕然一新,可是能长久保持这样的设备精良,崭新整洁工作环境的,却是人,能够合理运用这些资源最终创造出效益的依然是人,这是任何一个投资老板必须要认清的事实,但很多人并没有这个意识,以为拥有了装备就赶超了世界,却不知道每一个企业成功最关键的洽洽是人。

美国有一家世界500强私营企业金士顿,连续5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杜纪川就非常看重员工,在管理上,除了生产流程与财务管理之外,并不设什么特权,只按职位高低定薪酬,公司不打卡,不设KPI考核,员工出差时让他们顺道度个假,一人工作全家医保。公司还规划了喝咖啡、打台球、看电影等休闲区,这些都与以福利著称的谷歌相差无几。同时,这个企业也很少开除员工,追责员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尽心。

在每个员工的办公桌上都竖着一块牌子,写着“我在X年X月加入金士顿这个大家庭”,为了这个大家庭,企业坚持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这样就不会为利所驱,受人约束,仅有的一次补日本软银以14.5亿美元收购后,还拿出了1亿美元全部分给员工,人均分到了200万,震惊了美国业界。

企业创始人杜纪川认为,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而老员工更是提升公司效率的核心,“人力稳定,才有效率”。这样看重员工的结果是员工的离职率非常低,开创最初的三位员工都还在公司任职。

在人工日益增长的今天,多少企业因为老员工的福利待遇太高,而大量采用新人,多少企业信奉机器化,无人化,减少对人的管理,少点麻烦,却不想到,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科技产品都必须以人为本。

一个老板,无论他有多么厉害,多么三头六臂,多么战略雄伟,多么理想丰满,能够替他实现的,一定是有一个好的团队,无论是比别人更高效率的生产架构,还是比别人脑洞大开的营销策略,亦或是技术领先的科技新创,每一个拨头筹的市场行为和项目一定是靠一群靠谱的员工共同完成的,所以,除了招聘到好的人材,让现有的人材更好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公司服务,也是要认真思考的。

事实上,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考虑投资一家公司时,除了财务指标外,更多的也是考虑人的因素吧。股神巴菲特在投资时也会重点看对方的掌舵人以及对方的团队,他会调查很多关于他们的信息,再作出是否投入的决定。

2008年底巴菲特投资了2.3亿美元给中国的企业比亚迪,占有10%的股份,当他来中国考察该企业的时候,深深被它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所震撼,当时比亚迪有近10000万名自己企业培训的工程师,同时还有7000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接受培训,这些工程师管理着更多替代了每台近10万美元自动化生产线的员工,

并且包含了各方面自主开发的技术,因为比亚迪的大部分汽车配件都是自给自足,

不止是发动机和电池,还包括空调,车灯,安全带,气囊和电子配件。

创始人王创福本人也是一个对员工极其重视的人,他不愿出出售更多的股份给巴菲特,本来他是想购买25%的股份的,而王传福只肯给他10%,但却在比亚迪挂牌上市的时候拿出了15%的股份分给了手下20多名高管和工程师。自己本人的生活作风也极其简朴,吃住都和公司的员工一样在公司里。

看今天的股票市场,巴菲特当年的投资还是不错的,现在的比亚迪股价已经去到了65RMB,比起他当年的价格1美元,上涨了几倍。

投资很多时候投的就是人,什么样的人会带出什么样的企业,而最终决定这个企业走得好不好,行得远不远的,并非是公司装潢是否富丽堂皇,设备是否尖端先进,而是是否拥有足够对企业忠心又能贡献智慧的人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人才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