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诗阅读之苏轼的词

        群诗阅读是今年由我申报的市级小课题,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的课题终于进行到了课堂实验阶段,我为之准备的第一个群诗阅读专题是苏轼的词。

        对于苏轼诗词的喜爱源自于对苏轼性格豁达洒脱的喜爱,群诗阅读选择苏轼,既满足于我对于他的喜爱,也满足群诗阅读的选题要求。

        经过对苏轼经历的四个时期的诗词作品进行梳理后,我发现在“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诗词作品最能体现苏轼的成长和成熟,也正是在黄州,苏轼成为了正真具有时代特色的苏东坡。

      苏轼在黄州期间写了很多词,经过筛选,我确定我的群诗阅读之苏轼的第一个专题设置为三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临江仙•夜归临皋》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之所以选择这几首词是因为他们即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虽然《江城子•密州出猎》不是在黄州写的,但正好可以和黄州所写的词进行一个对照,从而得出一个更全面的苏东坡。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我查阅了有关苏轼的很多资料,尤其阅读了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康震评说苏东坡》,以及很多老师也上过的有关苏轼的群诗阅读课教学设计,几经周折,最后我又修改了自己这次群诗阅读之苏轼专题的内容,由于针对的学生是九年级,而且我的课题方向就是面对中考诗词复习的,所以我选择将初中课本中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临江仙•夜归临皋》(自己单另给学生补充学习的一首词)这几篇苏轼的作品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专题来设计一堂课。而这堂课的主线就是苏轼作品中所体现的旷达、乐观、洒脱、豪迈。

        首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一、复习课本中苏轼的一篇散文和四首词;二、了解苏轼的生平和经历;三、对苏轼的几首作品进行分类;四、苏轼带给我们的启迪。根据目标设置,课堂第一个环节是复习苏轼的这几首作品。

        学生依次对这几首作品进行了背诵和简单的评析,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苏轼的这些作品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复习,为课堂第二个环节奠定了基础:请你说说你喜欢或印象深刻的诗句,用我喜欢(或印象深刻)的诗句是“  _________”,从中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苏轼,通过此种形式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出苏轼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点。

        在每个小组都谈出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我们的课堂自然走向第三个环节——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在对苏轼一生坎坷经历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学生对苏轼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至此,课堂进入第四个环节——对苏轼以上几篇作品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记承天寺夜游》是初中阶段接触苏轼的第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第二首是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但又并不限于此,词人由己推人表达了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之人的美好祝愿。

        第三首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临江仙•夜归临皋》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学生在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尤其是对其在遭遇“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后的经历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对以上几首词的认识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尤其是对其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几句有了深刻的认识,也通过这几首词对苏轼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记承天寺夜游》中透露出的贬谪的悲凉,到“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清高孤傲,再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学生把这几首词归为一类,他们认为这几首词所反应出来的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内心的略带伤感,苏轼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普通人,他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也不是刚刚被贬就马上洒脱起来的,他的思想上也经历了一个由低沉落寞到逐摆脱此种心绪的过程,最后才逐渐变为洒脱,旷达和乐观。因此,学生又把《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两首作品放到一起,认为这两首词表现出的是苏轼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感。

        分类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局,学生进行了各种分类并为此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也许这就是我这节课想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在进行分类思考的时候对苏轼作品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于其中所饱含的情感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设置群诗阅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角度里理出这一组群诗中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达到对群诗的高效复习效果。

        同时,通过对苏轼作品的学习和对苏轼经历的学习了解,学生更生发出对苏轼的敬佩和欣赏,他的一生几乎都在经历宦海沉浮,纵观他的一生,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但是他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不屈的人生态度,那就是再多坎坷,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虽然经历过程中也曾有失落和伤感, 但最后他的诗作中所表现出的还是以旷达,洒脱,乐观为主要基调,而这也正是我想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苏轼作品基础上所得到的一个启迪: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磨折,要像苏轼一样积极、乐观的去面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诗阅读之苏轼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