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和书城

灵山和书城_第1张图片
灵山/苇筱荟摄

敬神和看书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假如你信神的话,就像你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最近刚好做了这两件事,碰巧觉得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妨放在一起说说。

初一十五都是敬神的好日子,尤其是正月初一,据说为了抢烧头香,有人半夜三更就出发前往灵山了。有人说灵山的神“照远不照近”,因而远处的香客居多。近两年灵山开发得比较厉害,依靠神们的护佑,景区规模越来越大,能养活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我听说因为管理混乱,景区被降级了,这跟我之前目之所见的状况也算吻合,确实有点像十年前的法门寺景区,卖香的村民近乎于强盗所为了。这回再去不知道会不会变本加厉了呢?

带着审视的目光,谨慎的态度,我还是遇到了把所谓红色吉祥物直接往脖子上套的村民,之所以认为那是村民,是因为她的着装和脸色,穿得乡土气息很浓,脸色被山风吹得黝黑而褶皱很多。我的不悦立马涌上心头,但随即释然了,毕竟对于家门口突然涌现的人流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接受无能倒不如奋起直追,挽着一个襻笼兜售点神的福祉。

志愿者们穿着马甲立于庙宇群的各处,大部分的香客还是虔诚的,这从他们俯首垂眉念念有词的神态可见一斑。但也有些冷眼旁观的随行者,两手空空地远观,绝不会参与任何一个活动,比如烧香磕头作揖,比如往功德箱里投币,或者从头到脚摸一摸睡佛的金身,哪怕扫码也不行,心里不信却用双脚来到了神像的面前,估计神是可以理解的,总要有个熟悉了解的过程,才有可能互相喜欢吧!

香炉里的火熠熠燃烧着,香灰飞扬,人们的身上脸上全都落满了神的絮语,每一句话都来自心灵深处,恰到好处的安抚着每一个渴求安宁的灵魂。更别说跪在神像的脚下,与之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受几个拜,收几个诚意子儿,妙就妙在无需言说彼此便心知肚明了。这个场景轮番上演,所有人都是演员,不用排练,一看便知。

负责登记的居士脸上挂着与神类似的笑意,玄机就在那笑里——你来或者不来,早来或者晚来,神都不会介意,神全心全意等待并保佑着众生。

人们排队等待那一碗免费的素面,他们觉得吃了会更健康,不管人多到啥程度,只要想吃还是都能吃到的。

庙宇群错落有致,刚好以某种奇妙的阵势排列在山脊上,祈福的新殿金碧辉煌,异香扑鼻,只可惜卫生间里却一片狼藉,与世人无异,也可能是世人进来时忘了形,或者神专留这处与世俗接轨。

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嘈杂和污秽,这是人间的不二法则,灵山也概莫能外,不过这并不影响神发散神力,普度众生。寺庙外的各种摊点丰富了香客的礼佛之旅,顺便盘活了村落的经济,毕竟靠山吃山,靠着灵山的名气还不能吃个肚儿圆么。

寺门前没收的高香仿佛天降之物,巨形的鞭炮团儿宛如神的座骑,这些都是不允许带进寺里去的物件,只允许烧不超过50厘米的香,而且寺里不让放鞭炮。只是苦了那些携着深欲前来的香客们了,凭空在山门前洒落一地的失望。

人生到了某种程度,就会需要精神上的支撑,说是信仰也不为过,不然仅仅凭借吃好喝好根本不足以度过漫漫人生,更逞论让人生有滋有味了。我就亲见过一位病殃殃的老太太,因为陡然信佛以后变得神采奕奕不说,竟然还做很多自我疗愈的梦,且能化郁闷为阳光,真是神奇得很。由此可见,信仰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多么重要,比吃穿更重要的是你信什么,信了就有方向有原则有依据,不信则恰好相反,仿佛人生得过且过荒废到死而已。

关于敬神我没有太多心得,耳濡目染多一点,导致我是一个连自己也摸不清的伪信徒,也可能根本不是,谁知道呢。

但说到看书,求知欲很强的我就颇有心得了。虽然书读的不多,但书城倒去了不少,每个地方的书城都是我的天堂。

恰逢开学季,书城里的人乌央乌央的,满得快要溢出来了。这跟平日里的冷清不可同日而语,谁说现代人不爱读书了,看看这么多人都或坐或站挤在宛如火车站般的书城里,不就是最好的反证吗,爱看书的人很多,尤其是小孩子,小学的孩子。

再一细看,还真都是小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大部分都挤在教辅区和课外读物区。中学生教辅区人很少,中学生们都在小说区闲逛,谈论着某个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或者不太在意的翻一翻国学经典。本地作家的书就算摆放的多么显眼也得不到太多关注,反而是被影视剧炒热的作品备受关注。散文和诗歌几乎无人问津,政治经济学的书少有人关注。也可能是真正的读者都买回去细细品读了,不会在这里留连。

我每次都流连在文学类书籍那里,古今中外挨着看过去,有试读本的一个也不放过,没有试读本的也要看一看书的封面封底,尤其是新书。虽然不能透过塑料封住的封面看到太多信息,但是光看书名和设计,以及出版社也就能判断值不值得拥有,或者说是不是我的菜了。也有例外,有一次买了本精装散文集,回家拆开一看,竟然只有封面上的几句话最能打动我,整个文风有点古旧但说不上经典,好文只有一两篇而已。算是一次失败的选择,好在也只有那一次而已。

经验多了自然就吃亏少了,知道的多了自然就学乖了。我们都是在世间修行的人,佛前也要去,书城也要去,不一定是礼佛敬神去获得什么,或者看书学会什么,也可能是看人们的言行收获某种感悟,看山水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于天地间时,所呈现出来的别样风情。

其实无论是朝山敬神还是书城探秘,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生活需要高山仰止,也需要小桥流水。很多看不见也说不清的东西但确实存在着,你不去敬神是看不到的,不去书城看书和看人,你也是感受不到的。

人生最可宝贵的就是体验,最珍贵的就是回忆,所以在体力允许的时候,尽可能的去体验,在认知还能提升的范围里去奋力提升,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多说些美好的语言,做些温暖人心的事,赋予你的人生最大可能的宽度和厚度,赋予你想赋予它们的意义,那就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山和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