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些时间在研究“人工智能”的议题,目的在于“了解此技术革命,甚至预判人工智能在商用领域的应用状况”。当然,还有对自己下阶段的职涯选择做些功课。
虽然我并非电资背景,也不是技术岗位,但有着数年的工程背景,以及网路资讯科技业的涉略,对于“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有兴趣的。
人工智能(AI+)不单单只是一种技术
一般大众可能会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项艰涩的技术”,难以了解。确实,它的确包含了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路…等统计、程式设计与概率学科的结合。
不过可以放心的是,我这一篇不会去讲“艰涩难懂得技术”,而是来谈谈我更感兴趣的
“当技术推进到一定的门槛时,如何落地产生变革?”
当 AI 的应用已经侵入“预测犯罪”,或者生活上的各个面向,如音乐推荐、新闻广告,银行等金融业服务。技术的进步,总会带来一些惊讶与恐慌,就像当时人们开始接触网路时,也是惧怕与好奇参差着。
不过我相信,所有新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了解之后为人类所用。
以 ToB 金融商业应用流程为例,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落地
2018 年,中国大量出现“人脸识别”的技术应用,例如:农业银行的刷脸取款、建设银行的无人值守校园e银行、杭州肯德基的刷脸支付…等。让整个支付过程不超过 10 秒,也让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有了更多期待。
其实,人工智能在支付的商业应用,并非指“人脸识别技术本身”,而是将识别技术透过不同的解决方案,以及其他技术的叠加而成,来解决金融行业的业务场景下的实际需求。
经过研究调查后,多方资料显示,人脸辨识的核心技术能力不在于算法本身,而在于对场景的深耕研究。
再具体一点来说,人脸识别技术,大多以特定的场景为基础,透过一定的设计、测试与生产等商业手段,将不同的人脸识别的技术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最终输出符合该金融行业的需求的产品。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块“未来的饼”,有多大?
先以金融行业为例。
智能金融的未来商业前景?
根据网路上可以查到的资料,中国目前有 6 大国有银行(中农工建交邮),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 家城市商业银行,212 家农村商业银行,190 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 家农村信用社,4 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 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 家信托公司,127 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 家金融租赁公司。4 家货币经纪公司,14 家汽车金融公司,4 家消费金融公司,635 家村镇银行,10 家贷款公司以及 46 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这是个超过千亿级别的巨大市场。
而、旷视、依图、商汤和云从,是目前对岸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最早和最为成熟的企业,目前的商业合作伙伴如下表: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 ToB 商业流程
根据过往在 ToB 行业的经验,以及查询的相关资料,大约可以分为三步骤:
1.“私有云部属”
这一步是基本配备,在这种高资安与资讯管理需求的金融行业中,而除了单笔的部属费用外,还能每年定期收取维护费用。
2.“深度挖掘需求,实施硬体的客制化改造”
以中国建设银行的校园e银行为案例,将“人脸识别”这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商业展开,设计“刷脸购物”、“互动型娱乐”,或者其他的产品方案,最终达到“无人机台、高互动、高效率、优良体验、高导购”等优势。
而这里的“高效率”,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任务的反应速度,人脸识别可以将过往繁琐因人为因素而缓慢的流程加快,平均可达到 2 秒验证;二是透过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后台进行数据上的无缝衔接,缩短至各平台的中间流程。
3.“沉浸行业,以数据为基底提升服务”
人脸识别在应用之余也同步在行业内沉淀了大量数据,而“数据就是金钱”这一点在未来的必然趋势,我想已不必多说。
将这些人脸数据结合大数据,可以达到 VIP 迎宾服务,或者精准营销等业务流程上的服务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我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在金融行业确实能取代一部分人力,但只是冗余的、低技术门槛的人力。”——云从科技品宣部总监徐超。
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金融业,24 小时营业的无人值守的服务当然对于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机器可以 24 小时在线,而人力则有着轮班和调休的成本和风险。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若全面落地,将提高绩效和产出,并减少其人力成本。
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成熟可以进入到各个商业场景中落地实践。越来越多纯技术的企业,已从技术研发,进一步扩展到软硬体结合、提供售后服务与商业策略来打造“全产业链”,来实现挖掘场景、快速响应的商业落地目的。
在未来,透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数据精准度、增强用户黏度和品牌忠诚度,成为各个企业与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脸辨识(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商业难题?
上述的四间企业,也就是现在主要的“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要面临的难题是,人脸识别技术“本身很难构成一项单独的应用”,必须与其他业务或者产品结合。
也就是本篇的核心:“技术要如何落地?”
举例来说,“技术+摄像头”,成为“智能视频监控设备”。或者与传统支付产品结合,在密码上再加一层人脸辨识验证,才能在“特定场景中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应用”。因此,我们看到了这几家人脸识别技术供应商,纷纷与在安防等领域具备“场景纵深的企业深度合作”。
e.g.
商汤科技与安防上市公司东方网力成立合资公司深网视界,利用双方优势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产业的落地;另外还有云从科技绑定智慧城市上市公司佳都科技;依图科技和传统身份识别领域解决方案神思电子的案例,当然少不了旷视科技自身的阿里系背景,毕竟单靠技术算法本身,在缺乏场景深耕的情况下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也就是说,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与实际商用场景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纯技术的公司往往缺乏对于场景需求的深入挖掘,因此难以获得升级。
这些供应商,不得不透过其他产品的商业需求,或者随着技术的推进,嗅出“潜在的新需求”,将技术客制化配合场景,获取数据,有效地对于特定场景进行深耕,获得整体的质变。
最后,当我们拥有“场景+技术”这两个视角,才能较深度去抓住人工智能(AI+)的未来机会,以及有逻辑地观察人工智能的公司走向:
1. 该企业是否具备人脸识别应用场景深耕的专业?或者能与具备场景的企业商务合作(BD)的能力?
2. 该合作是否能在具体场景中取得商业化突破,并转化为具体的利润收入来源?
3. 回到算法技术本身,除了传统计算机视觉技术外,是否能取得技术的突破,这点可从各公司发表的论文主题及质量上调研得出。
人工智能(AI)是一项技术,但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AI+)才是我们急需审视思考的技术革命课题与机会,无论是日本的类人机器人路线,还是中国与美国的无固定形态人工智能路线,在技术研发、BD 和业务落地之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由此可推论,人脸识别已经成为 BAT 与海康……等多方面场景应用的互联网巨头的下一个重要战场。
一项由技术驱动,但核心在于“场景革命业务”的比拼正在激烈发生着。
嗨!谢谢你看到了最后!
若喜欢我在分享的内容,欢迎按下「喜欢」,給我一些回饋,我有些成就感继续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