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下两种数据持久化的方式以及优缺点


RDB 采用RDB持久方式,Redis会定期保存数据快照至一个rbd文件中,并在启动时自动加载rdb文件,恢复之前保存的数据。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Redis进行快照保存的时机:

save [seconds] [changes] 意为在[seconds]秒内如果发生了[changes]次数据修改,则进行一次RDB快照保存,例如

save 60 100 会让Redis每60秒检查一次数据变更情况,如果发生了100次或以上的数据变更,则进行RDB快照保存。 可以配置多条save指令,让Redis执行多级的快照保存策略。 Redis默认开启RDB快照,默认的RDB策略如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也可以通过BGSAVE命令手工触发RDB快照保存。


RDB的优点:

对性能影响最小。如前文所述,Redis在保存RDB快照时会fork出子进程进行,几乎不影响Redis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效率。 每次快照会生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快照文件,所以可以辅以其他手段保存多个时间点的快照(例如把每天0点的快照备份至其他存储媒介中),作为非常可靠的灾难恢复手段。 使用RDB文件进行数据恢复比使用AOF要快很多。 RDB的缺点:

快照是定期生成的,所以在Redis crash时或多或少会丢失一部分数据。 如果数据集非常大且CPU不够强(比如单核CPU),Redis在fork子进程时可能会消耗相对较长的时间(长至1秒),影响这期间的客户端请求。

AOF 采用AOF持久方式时,Redis会把每一个写请求都记录在一个日志文件里。在Redis重启时,会把AOF文件中记录的所有写操作顺序执行一遍,确保数据恢复到最新。

AOF默认是关闭的,如要开启,进行如下配置:
appendonly yes AOF提供了三种fsync配置,always/everysec/no,通过配置项[appendfsync]指定:
appendfsync no:不进行fsync,将flush文件的时机交给OS决定,速度最快 appendfsync always:每写入一条日志就进行一次fsync操作,数据安全性最高,但速度最慢 appendfsync everysec:折中的做法,交由后台线程每秒fsync一次 随着AOF不断地记录写操作日志,必定会出现一些无用的日志,例如某个时间点执行了命令SET key1 "abc",在之后某个时间点又执行了SET key1 "bcd",那么第一条命令很显然是没有用的。大量的无用日志会让AOF文件过大,也会让数据恢复的时间过长。 所以Redis提供了AOF rewrite功能,可以重写AOF文件,只保留能够把数据恢复到最新状态的最小写操作集。 AOF rewrite可以通过BGREWRITEAOF命令触发,也可以配置Redis定期自动进行: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上面两行配置的含义是,Redis在每次AOF rewrite时,会记录完成rewrite后的AOF日志大小,当AOF日志大小在该基础上增长了100%后,自动进行AOF rewrite。同时如果增长的大小没有达到64mb,则不会进行rewrite。


AOF的优点:

最安全,在启用appendfsync always时,任何已写入的数据都不会丢失,使用在启用appendfsync everysec也至多只会丢失1秒的数据。 AOF文件在发生断电等问题时也不会损坏,即使出现了某条日志只写入了一半的情况,也可以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轻松修复。 AOF文件易读,可修改,在进行了某些错误的数据清除操作后,只要AOF文件没有rewrite,就可以把AOF文件备份出来,把错误的命令删除,然后恢复数据。 AOF的缺点:

AOF文件通常比RDB文件更大 性能消耗比RDB高 数据恢复速度比RDB慢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下两种数据持久化的方式以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