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中的沈从文

偶然得到一本《从文自传》,想从中窥得几分庐山真面目,于是就随手拿来,翻翻,看看。读罢,细细品味,依稀中,先生的轮廓越来越见清晰,先生的风骨越来越见深刻。

喜欢读书的沈从文更喜欢生活这本大书。

与幼小聪慧的沈从文而言,那一间窄窄的私塾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好奇与渴求,他开始逃学去外面去更为广阔的天地,读生活这本丰富多彩充满新奇的大书,他喜欢到自然中去看山看水,听鸟鸣蝉吟,喜欢看城镇上形形色色的人,打铁的,买菜的,杀驴的,遇到什么就看什么,什么都能吸引到他,什么都能填补他对知识的饥渴,即便是在老师因逃学惩罚他时,他也会在脑海里如放电影一般回忆自己平日的经历,让它在自己的脑中、心中发酵沉淀,甚至是肆意想象让它生出翅膀丰富充盈。

渐渐地,他开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是离家还是从军还是北上,于沈从文而言,最不能忍耐的就是每天睡在同一张床上,他或睡在船板上,或是牛棚里、马厩里,或是大树下,亦或是大地上任何一个可以让他酣然入睡的地方,他喜欢仰头可以看到流星,低头可以嗅到不一样的味道,喜欢到梦境中去寻找各种新奇的地方。生活,这本有趣有味真实可触的大书让他学到了永远在那个破旧的陈旧的私塾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他总是说,他知道在他的内心深处,有长处,要等待培养,等待开发,等待成熟,所以他很想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找寻那一个心目中最真实的沈从文。

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包裹中总放着一本碑帖,他喜欢王羲之就临摹王羲之,喜欢谁,他就会找来谁的碑帖,长久的熏染,不仅让他写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专注与沉静,这让他在今后的写作中能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而浑然不知。

万事都是相通的,或许你在做一件事,看一个人时,并没有刻意的去学,去培养什么,但长期的熏染,潜移默化定能成为你生命特质中最优秀的一种品性,支持着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湘西的一间会议室里,他从容地去接近认识他所能触摸到的全部历史,也就在那一刻,他不再单纯的用眼睛看世界,更多的开始花心思去体验生活,开始把书中的参悟到的情感与现实相融合,阅历中加入了情感。当一个人开始思考时,他周围也在悄然变化,昔日的玩伴渐渐终结了陪玩的使命,他的周围开始聚集一些读过书有思想的人,而此时他也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转机,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

他自己来到北京谋求新发展,亲戚问及来京的目的,他天真烂漫地回答说,找寻理想,读点书。

动荡的年代,有胆识的人,值得钦佩,不关乎发财,不在意升官,只为信仰,读好书。当现实的残酷照进信仰的微光,即便这光微乎其微,但依旧可以温暖人身,滋养人心,信仰支持着他,向现实妥协,与现实抗争,他觉得现实可以抹杀他的肉体,但是却绝不会腐烂他的灵魂,现实也许能够摧毁一切,但却不曾摧毁一个人的理想,渐渐地,他拥有了耐寒力、耐饥力、抵抗力,当他被迫从北京起身到达云南,在那儿追随西南联大的创建,对于他而言,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开始。

沈从文,用一个素朴的态度,守住自己,努力探寻,学习,为国家,为民族,求生存,谋发展。怀一颗悲悯之心,写有分量的文字,给予万千年轻人绵绵不断地鼓舞,让他们透过文字感受一代人的努力和牺牲,让他们体会创造一个崭新国家的艰难,让他们感受一代辛苦努力为下一代创造永久幸福的执着,以此唤醒对国家的热爱、眷恋,进而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目光更加坚定,让追求更加执着。

记得高中课本中有一篇《告别沈从文》有一挽联概括了先生的一生: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啊,简短的文字怎能书写完先生的一生,文字在先生的面前亦显得苍白,若有兴致就去先生的文字中去解读你自己心目中的沈从文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文自传》中的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