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四诊”,方法很重要

I导读:小儿科临床亦采用“四诊”,但患儿群体的特殊性给医生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儿科的四诊,既要求迅速敏捷,又要交错进行。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告诉大家如何更快、更准确地应用好这“四诊”。(编辑/闫奇峰)

儿科“四诊”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韵远

儿科临床,虽也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但在具体应用时,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科古称“哑科”,问诊常是间接进行的。当接触病人时,患儿往往惊哭不安,易失其切诊的准确性,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为此,儿科四诊,既要求迅速敏捷,又要交错进行。在未接触患儿之前,首先要向其家长询问病史,然后再进行切诊。在切诊的同时,其他两诊交错进行。儿科四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既是互相连接,又是相互交错的,历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本文仅简要介绍儿科四诊的临床应用,有关一般四诊的内容从略。

一、问诊

当接触患儿之前,医者首先要以亲切的表情向患儿打招呼,接着把目标转向患儿家长说:“孩子怎样不舒服啦”?目的是既要转移患儿的视线,又要探知患儿的病情。当患儿家长说明就诊的要求和患儿的病情时,这就是“主诉”。医者可根据主诉,进一步追问病史。询问时要抓住重点,善于引导,并要简明扼要地记录之。这就是“小儿问诊”。

二、切诊

(一)切脉:当问诊结束后,接着进行“切诊”。

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腕部短小,多采用“一指切三关”的方法。以医者之双手,握患儿之双手,将医者之拇指,切按患儿桡骨内侧动脉为中心的部位(即寸、关、尺三关),同时再以医生食指,按住患儿桡骨外侧,以助医生握切之力,可起到夹板样固定作用,便于医生用拇指进行切诊。

三岁以上患儿,可采用三指切诊法。脉象以浮、沉、迟、数,以辨表、里、寒、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学龄后儿童多有兼脉,基本与成人脉象相同。

(二)切手心:在切完脉诊的同时,以医生左手鱼际,测试患儿右手心;再以医生右手鱼际,测试患儿左手心;测试患儿手心有两种意义:第一测试手心有汗或无汗,有汗为表虚,无汗为表实;第二测试手心有热无热,手心热多属阴虚,无热多属阳虚。一般来讲,手背或指尖凉多属外感,手心热多属内伤,可结合临床分辨之。

(三)切指纹:此法仅适用于二岁以内之婴幼儿,因其气血未充,经脉未定,哭闹不安,脉诊难凭,切指纹以助脉诊之不足。医生先握患儿左手或右手食指虎口部,再以医生拇指,从患儿食指端,向虎口方向推进,观察指纹颜色深浅和延伸程度,以测试病情之轻重,病性之寒热。

凡指纹延伸至风关者为病轻;指纹延伸至气关者为病重;指纹延伸至命关者为病危。其颜色紫红属热,暗淡属寒;青属惊风,淡白属疳。指纹的改变,在临床上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慢性消耗性疾患。一般要影响到气血病变时,方可出现。轻度外感,很少见到指纹的变化,此征仅作辨证参考,不能作诊断依据。

(四)切头部及囟门:小儿头部切诊,甚为重要。以医生之手,切患儿前囟门是否按时闭合(一般应在一岁半前闭合),若闭合过早或迟,均属不正常;切前囟是否突出或凹陷,前囟突出者,多见于急性热病之邪陷心包;前囟凹陷,多见于急性或慢性失水,或慢性营养不良等。再切头颅是否方大或过小,头方大者多见于佝偻病(软骨病),或脑积水(解颅);头过小者多见于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或头颅畸形。此外,再切头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五)切胸腹:先将患儿衣服解开,自上而下按摸有无胸高肋陷;腹部有无肝脾肿大或压痛:腹壁有无拒按或紧缩感,必要时亦可切按下肢有无水肿等。

三、闻诊

主要闻听呼吸气息,有无气促气短或痰喘,尽可能采用听诊器。此外,可鼻闻患儿大小便之气味,以辨寒证或热证。凡大便秘结、气味腥臭者,多属热证;大便清稀、无腥臭味者,多属寒证。小便黄赤、有腥味者,多属热证;小便清白、无气味者,多属寒证。

四、望诊

望诊,实际贯穿于诊法的始终。除利用切诊机会望其形体发育是否正常,面色是否红润外,更重要的是望其口腔及舌。为什么要把望诊放在最后进行呢?主要是因为要用压舌板进行口腔望诊。用压舌板易引起小儿惊哭不安,呼吸加快,影响切诊和闻诊的真实性。

进行时,医生先用右手持压舌板,再以左手托住患儿右腮部,以防患儿头部动摇。压舌板从患儿左口角插入于左颊部,先望其颊粘膜有无溃烂及粘膜疹,随将压舌板转为平面形,由患儿后嚼牙空隙转入口腔,用压舌板端部,速压患儿舌根。此时患儿呈呕吐样张口后,即可望其咽喉及舌苔等,随将压舌板退出。此项动作,要迅速敏捷,当患儿开始哭闹时,诊察已经完毕。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科用“四诊”,方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