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第十七期-珍惜那脆弱且漂亮的羽毛

推荐音乐《说散就散》袁娅维 - 说散就散


思踱了很久,根本没有办法决定怎么写下这个人-Joe。

他和我对话聊天,喝酒,说的那些分外疯狂的思想,经不起现实考察的话语。他就像从台湾漂扬过海而来的冷空气,却坦诚得让人觉得是一枚耀眼的太阳,在黑暗中彻底撕裂那些从小形成的孤独抑郁。

所以他就是一个生活在玻璃屏背后观看世界的形象,似乎别人都是在街上游走的鱼儿,而他在屋顶上抽着烟,听着呼吸般的沉浸式的音乐,这样才能够试图适应,他那无需理由的浪而不废的人生。

有一回在台湾的巷子里,他朋友问他,就你这样子不累吗?

他抽着烟,硬笑着。

但那句话他一直,记得很清楚。

和他认识,是因为看到朋友圈的一篇散文,发现这边有这么一个人写着如此细碎的文字,细腻而极有伤感,光可以从那些字句中透进来。我找朋友推荐他给我认识,希望写一篇与他的对话。朋友说,他是一个精神洁癖,很少结识朋友,更不用说深聊,但会转告他我的想法。

后来巧合我在清晖园市集里面见到了他,半生不熟地去打个招呼,我说我就是俏俏,他说看了我朋友发我写的文字,觉得不错,他说:"你的文字不能说温暖吧,应该是温柔的感觉。"

其实我曾经在他写的公众号里面看过他的照片,那照片里面他更为文气,而真实的他一副慵懒的样子,很意外看到他折腾自己的脸,在上面打钉,反映出一种叛逆的直觉。说话慢吞吞又绵长不绝地说着台湾腔。

他跟我聊哲理,感受,状态,男人,女人,作家,书籍,旧事,家庭。他很能聊,毕竟本来就是活生生的台湾偶像剧的素材。

这个原生家庭背景不写,这个成长中的友谊与爱情不写,我还可以分享什么给大家呢?恩,还有一个场景:

20岁他生日那天,他没有按照往常时间回家,和朋友在外面喝酒,回到家里,他父亲在书房里面看书,母亲在客厅里面插花,他母亲竟然摆脱一如既往的语气,跟他说:"对不起,我错了,我让你一个20岁的孩子,成为了一个字里行间都透着忧伤的人。"

对,他妈妈看到了他的日记。小四的时候,他看的课外书,是《战争与和平》,哈哈,这些著作看完之后基本上也不能理解,但是会被家人问到一些书评感受。比如某本书会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现实主义的经典,回答不出,就是没有用心读透。

家里面对一个事情做决定,大概会像哲学家开会的模式吧。

但他来大陆的决定,并没有因为家庭辩论而改变。他的朋友们都很吃惊,当然这还要因为他是因为一个网上认识的女生而来。(这个故事大概可以在他的公众号【蜉蝣印象】里面看到。)

下了飞机,在大陆的一切就发生了。

他曾经在台湾是做一个服装品牌,把这些服装卖到日本等地方去,那个时候他还在上大学。

来到这边,他也一直在做文化类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说开始思考在大陆的事业,思考赚钱这件事情。

原本我和他的聊天是一次新的尝试,我想他写记录,我也写记录,两种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对话。但是,他没能在我约的时间里写给我,他说还不够真正的了解我,写不出他想要的文字。

对我来说跟他的聊天是很神奇的,如果很多人说他是精神洁癖,但却能和你唠唠叨叨说一大堆,就特别有趣。我认为他喝多了的时候的状态,最【真】的状态吧,那才可以维持那些内心世界的和平。

新年的时候他也是喝了酒,在微信里跟我说新年快乐,他说我是一个很有想法,有才华的女生,叫我不要怀疑自我,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他算是现实里的一朵奇葩了吧。跟他的结识,他会给出不同寻常的答案。

有一点非常嫌弃的是他经常说自己老,然而他其实也非常的年轻。其实有的时候我觉得他还是挺自恋的,但是会略带自嘲。

有的时候他朋友圈发他和他女朋友的照片,总是有种在电视剧里面的感觉,文艺深沉。。。

其实我们愿意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一个人,我们就能够去感受到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吧。如果他想要表达这样的自己给我们认识,那去接纳他的表达,去珍惜,他那,脆弱以及漂亮的羽毛。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第十七期-珍惜那脆弱且漂亮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