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

每到复习周,我就能看到各位同学常发的一些图片,例如


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_第1张图片
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_第2张图片
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_第3张图片

又例如


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_第4张图片
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_第5张图片

大家都在复习周愁眉苦脸,复习得“生不如死”,正正应了我开学的一句话:“平时浪得爽,期末火葬场”。虽然这么说不太厚道,但是既然知道期末复习压力大,平时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呢?

我想了一下,原因可能就在以下几方面:

(1)有些课,跟自己的专业学习没有关系的,那就得过且过,老师讲得好就听,讲不好就干自己的事甚至于逃课。例如吴老师在上的思政课,尽管很多同学说听了之后还是觉得有用的,但一个班百来号人,大概也就二三十位同学是真的会认真听的(是的,就是过了90的那些同学!),剩下的可能就是想听就听、甚至是想来就来的。到考试的时候我看到一些面孔和名字还是相当的陌生,可见平时的确没怎么引起过我注意的……

(2)专业课,如果自己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的,那也想着未来不从事这种工作,于是上课还是会去会听,但下课之后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修双学位啦,社团活动啦,谈恋爱啦,王者荣耀啦(以上选项可以同时进行,譬如谈恋爱的时候可以在教室一起打王者荣耀)。到了复习周甚至于考试前一天再进行突击记忆,当然考完也就全还给老师了。

(3)专业课,对自己的专业又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觉得当一个时刻学习的学霸是非常累的事情,那么平时认真上课,也认真做作业,但下课后基本上没有预习复习的,到考试前再进行提纲梳理和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突击复习的一种。

(4)特别是理工医类的专业,特别是物理化学高数之类的课程,从我自己有限的理科经验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预习复习过程,如果没有足够题量的巩固提高,那基本上不会就是不会。毕竟文科的试卷,即使不懂东拉西扯也可以弄点东西出来,可是理工科的知识,不会做就是不会做。这就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次不听,次次不会;次次不会,逃课去睡。

(5)英语……这个就不说了,诸位在四六级开始前就是两个雄心壮志:裸考;下次四六级再见。

但是,我暨的各位大神,你们都是广东省文科前5000,理科前15000的精英啊,为什么上了大学,反而都朝着学渣的前途撒腿狂奔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诸位对于大一刚入学的那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大学到底是做什么的。大学不是技术培训学校,不是三年紧张的高考复习后的放松场所,也不是为了各位四年以后找工作的缓冲地带。从本质来说,大学不是教具体技能的学校,而应该是全方位地培育大家的学术视野、学术意识和学术鉴赏能力的地方。四年之后,你未必要继续从事这个专业的研究,甚至于你可能并不会做这一个专业的工作,但通过课程、阅读、实验和实践,让诸位去了解人类学术形成和积累的传承,让大家树立起对学术的敬畏和崇拜,让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各位从此明白为什么大学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象牙塔。大学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睡觉打游戏的,四年自由自在的光阴,是让大家可以接触、了解和思考自己人生的道路和取向,同时也是思考作为国家未来精英的一份子,你将能做什么和你需要做什么。

正如哈佛大学校门上的一句话:你走进这里,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

所以,在大学里最有价值的两样东西:图书馆和老师。来到了大学,你不仅仅是为了学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你有了四年时间,去充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文明成果。你会发现,越是可以流传下来的,越是精神层面上的收获。你可以在典藏丰富的图书馆里去充分吸收各学科的传承积累,你也可以和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老师交流,获得学术发展的脉络线索,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寻找一个诗意的栖居之地。我想,这才是大学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在校长为你拨帽穗时,你能回忆起的只有上课打王者荣耀的片段,那又是否值得呢?

所以,四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诸位都是高考的精英和尖子,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应该问问自己学习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支撑着学术不断往前推进的,是我们持续不断的好奇心,是我们源源不断的探知欲,还有面对困难时的持之以恒。而到今天,我觉得大学生还应该有一个不应忘却的本心,那就是自动自觉的精英意识。无论高考的录取率提高了多少,能进好的大学的孩子毕竟还是少数,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桎梏里,而应该把国家和民族的前程都放在自己人生的设计蓝图之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学习里找到最坚定和持续的支持与动力。

各位不妨回想一下,高考的时候是怎样去学习的?无论用什么办法,把功夫做在平时而不是临考前,恐怕是一个不二法则。所以这也是我常与大家说的,为什么在高考前从来不敢缺席逃课,而上了大学却将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大学的“自由”,是你可以不受约束地去了解一切你想了解的知识,而不是放任自己从一个学霸沦为“学渣”。到你离开校园的时候你可能才会真正感到,在大学四年里学到的具体知识都会过时,只有那些看似“没用”的,才会陪伴你的一生。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该怎么过自己一生的自由,而年轻最大的资本或者最大的错觉,就是自己有许多时间可以挥霍和浪费。但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当然是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诸位不会再犯。在大学工作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诸位如同看着同样年龄的自己,所以总是希望你们可以过得比自己更好一些。尽管看到大家在票圈“求不挂”的时候也会心软手抖,但还是期待诸位在下一次考试时,把努力用在平时而不是复习周,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学习里真的有所收获。正如我的一位老师说过,即使一位老师讲得很差,但你能够有理有据地驳斥他哪里讲错哪里讲得很差的时候,你自己不也进步了吗?

当然,我觉得我们的教学方式也是可以改进一些,给各位更多一点的压力和动力的,那就是下一次推送该讨论的事情的,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震惊!刚刚,吴老师发现了大学考试成绩过90的秘密,你不得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