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

小时候我一直打篮球

巅峰时期是大学作为普通生带领我们院打到全校四强(其他的都有特招的篮球运动员)。

同时我也是NBA资深爱好者

巅峰时期每一期体育画报都买

连各个队伍的经理跟助理教练是谁我都知道


最近几年不打球了,连NBA也不看了。


恍恍惚惚火箭一赛季65胜,又打到了西部决赛。

一看教练——常规赛之王德安东尼。


本来我以为火箭又是打快,又是7秒结束战斗。

后来发现我已经被NBA遗弃太久了。

火箭可以打慢,第二场还是大胜。


比赛结束后我看了一篇杨毅的文章,讲了以下德安东尼的执教之道。

核心点就是:他只看进攻效率比,绝不在其他地方浪费时间。

方法是,他发现三分球跟三秒区内的出手能最大的提升这个进攻效率比,所以他要求球员不得中投,只能在三分线外或者三秒区内出手。三分线外你随便投,哪怕10投0中,没问题。如果中投,那么赛后录像你的脑袋上就会打上叉叉。


对照小范甘迪时代的火箭,你要是随便出手两次就会被换下,德安东尼的这种执教方式我真是大开眼界。

==========================

对于这种数据的在意在联盟中德安东尼不是第一个,我认知中的第一个是火箭总经理莫雷。

他是精明的,一直用数据做支撑来选择球员,一般这种经理需要一位能理解他并可以一拍即合的教练,因为毕竟莫雷是计算机毕业,没有打过篮球。当莫雷遇到了德安东尼的,两人的理念应该是擦出了火花。

传统的经历跟教练在篮球场摸爬滚打一辈子,练就了火眼真睛,也总有打眼的时候,而计算机会把失误的效率降到最低。这其实就是一个框架思维,你有了框架,合适的东西来了,会造就更大的价值。

就像以前的马刺,200万的球员来了打一年,1000万第二年就出去了。比如漫威,二线的演员来了,出去就是超巨星。这就是你这个体系跟框架的神奇之处。


在整个体育行业,我最早接触到用数据来选人的是在棒球界,这个刘易斯写过一本书(就是那个写《大空头》的刘易斯)——《money ball》翻译是魔球。

他就是用数据选择了一堆歪瓜裂枣,最终震撼了MLB.

==============================

这样来说,用数据来做事情就真的牛逼么?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最终结果是匹配。

比如,站桩中锋在德安东尼手下就没有用,他肯定看不上姚明。

锋线球员在德安东尼手下没有用,所以他跟科比不睦。


所以,匹配是下限,如果不匹配,一切都白扯。匹配了之后要想提升,就要有降维的能力。

凡事都是这样,思考到最后就是虚不拉几。

但是虚能胜实,无能胜有。凡事皆无定数。


这就是这世界的可爱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