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数据结构之哈希表

哈希表定义

  散列表(HashTable, 也叫做哈希表),是通过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通过把关键字key映射到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称之为哈希函数,存放记录的空间叫做哈希表。

哈希表的构造方法:
  1. 直接地址法。取关键字(key)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作为散列映射的地址。即H(key) = key或H(key) = a·key + b,其中a和b为常数。
  2. 平方取中法。平方取中法是一种数值截取方法,将一个数值进行平方计算后取中间的若干值。
  3. 除留余数法。取关键字被某个不大于散列表表长m的数p除后所得的余数为散列地址。即 H(key) = key MOD p,p<=m。不仅可以对关键字直接取模,也可在折叠、平方取中等运算之后取模。对p的选择很重要,一般取素数或m,若p选的不好,容易产生同义词。
  4. 随机数法。选择一随机函数,取关键字的随机值作为散列地址,通常用于关键字长度不同的场合。
  5. 分析一组数据,比如一组员工的出生年月日,这时我们发现出生年月日的前几位数字大体相同,这样的话,出现冲突的几率就会很大,但是我们发现年月日的后几位表示月份和具体日期的数字差别很大,如果用后面的数字来构成散列地址,则冲突的几率会明显降低。因此数字分析法就是找出数字的规律,尽可能利用这些数据来构造冲突几率较低的散列地址。
  6. 折叠法:将关键字分割成位数相同的几部分,最后一部分位数可以不同,然后取这几部分的叠加和(去除进位)作为散列地址。数位叠加可以有移位叠加和间界叠加两种方法。移位叠加是将分割后的每一部分的最低位对齐,然后相加;间界叠加是从一端向另一端沿分割界来回折叠,然后对齐相加。
冲突解决办法:
  1. 开放寻址法。1. 开放寻址法:Hi=(H(key) + di) MOD m,i=1,2,…,k(k<=m-1),其中H(key)为散列函数,m为散列表长,di为增量序列,可有下列三种取法:
    1.1. di=1,2,3,…,m-1,称线性探测再散列;
    1.2. di=12,-12,22,-22,⑶2,…,±(k)2,(k<=m/2)称二次探测再散列;
    1.3. di=伪随机数序列,称伪随机探测再散列。
  2. 再散列法:Hi=RHi(key),i=1,2,…,k RHi均是不同的散列函数,即在同义词产生地址冲突时计算另一个散列函数地址,直到冲突不再发生,这种方法不易产生“聚集”,但增加了计算时间。
  3. 链地址法(拉链法)。如下图所示。
  4. 公共溢出区。


    常见数据结构之哈希表_第1张图片
    链地址法.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见数据结构之哈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