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

上一节 第一章:(四)美国梦机器

第一章 挑战

(五)欲求之圈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他的人类需求层次论中,对上述这种发展背后的人类欲求进行了分类。他指出处于底层的最基本需要是生理需求,如对空气、水、食物和性的渴求。只有这些需求被满足时,即使是暂时的满足,我们才会表达对安全(有保障、稳定)的需要,然后是对归属感、爱以及被家人和朋友接纳的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则是来自同事,甚至是陌生人更为普遍的尊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

【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_第1张图片
亚伯拉罕·马斯洛

马斯洛用了多年时间阐明和提炼关于“自我实现”的意思,在1970年他临去世前以另外两种需求调整措辞:“审美”(aesthetic)和“认知”(cognitive)。关于“审美”,他的意思是我们对于“美”的欣赏大都被关于创造力的讨论所忽略。关于“认知”,他是指我们对知识和特别是对理解知识的渴望(对此我随后称之为“创意需要自由”)。由于创意是“自我实现”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因而引发人们将其放在上端。我在《创意经济》中提到:“我们不应该对以下现象感到惊讶:物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并拥有相当多可支配收入的人,再加上其雄心抱负,就会在精神层面的事物上投入额外费用。”*1.7任何关于创意生态的观点都必须考虑这些心理和审美因素,才能具有说服力。

【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_第2张图片

(六)寻觅一个名称

为“人们在想法、信息和知识之间关系的持续改变”贴标签的尝试已经很多了。20世纪50年代,建立在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关于“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观念上,人们开始谈论被广告驱动和充分利用收入增长的“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在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的《孤独的人群》,威廉·怀特(William H.Whyte)的《组织人》,还有斯隆·威尔逊(Sloan Wilson)的《穿灰色法兰绒外套的男人》里都有所描述。顺便提一句,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早些年有一个说法:“通过现代西装的起源,能够轻松而最淋漓尽致地描述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演变。”*1.8

【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_第3张图片
约瑟夫·熊彼特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讨论“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计算机能够轻而易举地产生大量信息,于是有了信息超载的讨论。与此同时,美国人正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协作和共有感,他们在讨论“在线经济”(wired economy)和“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欧洲人则意识到仅仅有原生的信息是不够的,他们更愿意讨论“知识”,欧盟在2004年采用的口号就是“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

【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_第4张图片
【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_第5张图片

(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

以上所有这些命名都遗漏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承认存在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个体用想法探究并重塑(refashion)他们对这世界的个人理解。我们不应把人理解为“经济单元”,而必须视其为独立自主的“思想个体”。我们还需要接受知识的模糊和偶发的特性。挑战在于我们要将对“个体创意”的新认识与对“社会发展”的更广泛理解整合起来。对此,“创意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框架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  创意的性质是什么?

●  创意工作和创意经济的性质是什么?

●  它们与其他变化因素,诸如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  如何去运营“想法”的市场?

●  政府应当做些什么(如果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的话)?

充其量,它只是提供了一种人们实际拥有想法和发展这些想法的方法和模式,有时是以工作的方式,有时则不是。“创意生态”是一个不断演进并呈现许多种外观样式的概念,这可以在下一章中看到。

下一节 第二章:(一)清点产业

返回 《创意生态》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创意生态》第一章:挑战 (五)欲求之圈(六)寻觅一个名称(七)挑战:回到对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