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翠翠-【1期2班】刻意练习Day6

【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

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

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

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刻意练习】

夏天的一个傍晚,闷湿燥热,蟋蟀和水稻田里的蛙深浅附和开唱了。池塘里的荷花开得参差不齐,一天的曝晒,早上舒展还带莹莹露珠的荷叶早已耷拉了头。大伯赤着上身,背上担着一挑子黄花菜,肩头搭个汗巾,一颠一颠地朝着家里走去。路过池塘边时,放下扁担,肩头的汗巾不见了,黝黑的脊背像大太阳下的土地一样被晒得粗糙发红。他用汗巾捞了水,双手胡乱搓几下洗把脸,接着打湿背脊和腿脚,池塘激起水花,“哗哗哗”一圈一圈荡开去。大婶好像听到动静,出门远远看到了他,吼一嗓子:地里帮我摘几根苦瓜带回来!

【对比思考】

讲了家乡盛夏采黄花菜、一个普通农民劳作回家吃晚饭的场景。“着”“了”这些词用的不够自如,有些别扭,一句一句对着仿写,缺少一些场景衔接的自然。

文中大婶是估摸着或者说是盼着大伯回家的,她没有说你回来了之类的肉麻话,而是说要做晚饭了,给我带几根苦瓜,平实不夸张的把这对夫妻的互动表达了一下,这个情境下这样处理比较自然、贴合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246-翠翠-【1期2班】刻意练习Da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