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真相》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是非常有名的《众病之王》的作者,他的书通常娓娓道来,用一个个故事把枯燥的医学知识穿插到其中,是非常棒的科普作品。因为看了部分《众病之王》这本书,所以顺藤摸瓜,买了这本《医学的真相》。这是一个TED演讲的整理稿,作者主要在这本书里要探讨一个话题:医学决策有规律吗?

他先讲了一个非常棒的外科手术医生的故事,在这位医生指导的一台手术下,一位临时上台的主刀医生碰到了病人意外出血,却对这个病人的基础情况不太了解。于是,这位卡索尔医生要求主刀医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入,作者开始解释为什么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学科,医生经常需要在不确定信息下做出正确决策。我想这也是临床工作有意思的地方,没有两个病人是一样的,通过医生自己的分析,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不过相比之下,教学也是一样的。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百试不爽的,也没有两个学生是情况一样的。我喜欢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在听课前,都带着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老师的工作,就是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造。所以,不了解学生情况的老师,不和学生互动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而每位学生都必然存在自己的问题,他之所以来到课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如果意识不到这个情况,如果没办法揭露学生的问题,那他也就不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

开头作者抛出观点:有知识不代表有智慧。他说:“我所接受的医学教育教会我很多事实,却没教会我如何了解事实之外的游离地带。所以,认知论非常重要,如何发现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高级。(思考:我的课程怎么设计让学生能够探索知识?)是否生硬地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疾病的名称和化学反应的名称,以此来保卫自己,抵御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其他许多不可知的领域。这是命名带来的虚假安全感。

一个小故事,19世纪医生的三大法宝:安慰治疗、缓和治疗和管道治疗。意思是要么给些没用的药,或者给些没什么用的药,甚至给泻药。使用泻药是当时的常用手段,不是因为它有效,而是因为当时能用的治疗方法不多。所以医生容易称为拿锤子的人。后来有良心的医生就只对疾病下定义、观察、分类和命令,希望这些知识以后能用上。这就是“首先,什么都不做”的原则。这里,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就是“医学是科学吗”?

接着就是三大主要内容:为什么敏锐的直觉比单一的检查更有效?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药物反应不同?为什么看似有益的医疗方案却是有害的?

第一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贝叶斯定理,因为医学的诊断是一个概率问题。一项检测只有在预设概率时的情境中才能被合理地解读。这部分没看懂,需要回看。意思是有预测地做检查能极大地提高检查结果的可信度。

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异类的价值。在任何学科,异类都可能是对学科原有理论的系统性摧毁,但是由于人们天生对异类的排脂,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被忽略。

第三部分内容的核心是主观偏倚。任何的检查都带有检查者的主观期望,任何临床实验都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所有结果都是有限定条件的。其中,被认为可靠的随机研究,也知识评估了随机选取的一部分人的有效性。而这部分被试不试完全随机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医学的真相》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