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曾经和我一起去沪漂的闺密说:她要回去了,明年不来上海了。
那一刻,正在悉尼漂泊着的我,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孤寂。
还记得,去年毕业时,我们好几个人都野心勃勃地说:一定要在上海混出个人模狗样来。
没过两个月,其中一个朋友便果断辞去了那份不痛不痒的工作,回到了我们曾经读书的城市。
到了第四个月,另一个朋友也流露出了想要回去的意愿,但为了年终奖,朋友到了年后才提交了辞职信。
到今年年底,我们毕业一年半了。当初说好的一起来上海打拼的一群人,前前后后,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两个回了毕业所在的城市,一个跟着男朋友南下广州了,我离开上海漂到了南半球,最后一个留在上海的闺密,也终于在前几天做出了决定:离开上海,回去考公务员。
其实,人来人往,当属平常。毕竟,我们的大多数,都只是这座城市里的零余者,来了,无人知晓;走了,华灯依然。可北上广,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吧:它承载着我们年少时所怀抱的激情、理想与希望。
可当现实照进理想,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一如既往地纯粹着,向着理想那方呢?衡量现实、计算得失,北上广的去留不再只是仅凭一腔热情。
-2-
经常,有读者在后台和我说:我看到你在上海努力拼搏的样子,真是又佩服又害怕。我想毕业后也像你一样去大城市拼搏,但又害怕自己不如你那般勇敢,最后还是落荒而逃了。你说,我要不要去北上广呢?
很多时候,对于这类问题,我哪里能给你们答案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何去何从,做主的从来只是自己。但为了不显冷漠,我一般还是会很认真地给出自己的态度:在这个漂泊不是必然的时代,去不去一线城市其实只是个人选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去不去北上广,日子都不会太容易,只要你还有所追求。
后来,我发现,他们有的毅然决然地漂去了北上广,也有的在三四线小城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线城市的开始在朋友圈抱怨加班成魔、房租高出天际,三四线城市的在朋友圈抱怨迷茫、不知前途在哪。
北上广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3-
前几天,在广州工作的大表姐发微信问我:过年回国不?机票看了没?
我说:机票看了很多遍了,但最后还是决定不回家过年了。
表姐问我:是不是担心机票太贵了?
我说:机票很便宜,完成可以负担得起。只是澳漂的日子有限,我还有几件事需要去做。过年期间,打算去学习,就暂且不回去了。
后来,表姐又说:年底要辞职了,明年就不回广州了。
我有点惊讶地问道:不是刚升了总监么?好像不到半年吧?怎么就辞了呢?
表姐说:快30岁了,我想选择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回家结婚生子,好像也不错。
二十几岁,颠沛流离,远走他乡,加班熬夜,我们将之称为奋斗。而过万的薪水、高级的title便是我们理解的所有奋斗的意义。可是后来想想,我们当初选择漂泊的最重要的理由不就是为了能掌握自己人生的选择权吗?是为了自由,也是为了拥有随时改变生活方式的底气。
29岁的表姐,在30岁来临之际果断地选择了结束漂泊,舍弃一线城市的浮华和多彩。这本身就是漂泊者的一种英雄主义:不被外在的框架而束缚,真正地做到了内心的自由。
-4-
离2017年结束,还剩十几天;离2018年春节,还剩五十几天。明年,你还回北上广吗?
我想这个问题,会是无数在外漂泊的人都需要不断面临、不断去自我审视的一个问题:
留下,是天花板一样的房价和漫无边际的零余之感,生存艰难。逃离,是三四线城市的从头开始以及发展被局囿的忧虑之感,心存不甘。留下还是逃离,尴尬了一批漂泊在北上广的年轻人。
很多在大城市漂泊过的人说: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从漂泊者的刺肤体验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远不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少了几家星巴克、几座万达,而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的文化生活、消费选择以及各类公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个体的需求。就像朋友所言:我已经看过了这个美好而广袤的世界,就不能假装没看过啊。
而关于逃离这个问题,古典老师曾说过: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
记得去年暑假,我离开故乡的三四线城市去往上海时,内心装着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方向,十分清晰上海对于自己的意义。因此后来在上海的一年,虽然过得极其艰难,时常被浸染在零余者的孤独中,但却依旧觉得自己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厚重而踏实的。
后来,离开上海,来到悉尼,又是生命的另一种漂泊。本以为,这两座城市相差无几,我依然可以像在上海一样,一寸寸地生长、一点点地积累。可在悉尼的第二周,我却差点抑郁了。因为无论是从生活的节奏还是基础的设施方面来看,悉尼都更像是国内的一座二三线城市。与北上广给年轻人带来的自我实现感而言,悉尼,给人更多的体验是均衡、简单和慢节奏。可是,当悉尼生活成了一种我无法拒绝的选择时,我便平和地适应了,调整好了生活的方向。
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适应不了的三四线城市,只有内心没有方向的零余者。
“和菜头”在《迁徙为何》中吐露了一种较为超然的态度,我很喜欢:为何留下?为何离开,更多的时候是考虑自己更能忍受哪一种生活。幸运的是,无论选择在哪一边,总能留下另一边更美好的想象,人们可以靠这个继续生活下去。
记得,我曾在《城市,是好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一文中写道:大城市里的人在拼命赚钱、努力生活;小城市里的人也在拼命赚钱、努力生活。其实,无论在哪,只要我们有所追求,生活都不会太容易。
与上个世纪的青年迁徙不同的是,我们漂泊,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然。尊重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的方向,无论在哪,都不会混得太差。
-END-
我是独舞,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