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_第1张图片
献给我风情万种的朋友们

       前几天,学校期末有一场教工晚会,老公被忽悠去跳了个舞——于是“火”了。事实上,回顾这个舞蹈形成的前因后果——一周的事件内老公打了约10次退堂鼓,大家总是用“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类的来劝他,还说,“我们几个总跳,没什么好看的,就是因为有你,这个舞蹈才与众不同……”

       事实上,谁与众不同,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柴老师是编舞,上场时虽然在后面,但是也难以掩盖她夺目的光彩,同时我也深刻地明白了柴老师所说的“享受舞蹈”的意义——那么多高段位的“护花使者”,最终成就了一个虽然有过表演经验(曾经在舞台后面抖过红绸子)但是几乎是“小白”的人的人生历程中一个崭新的突破。

       事后,我对他有过两次“采访”,哥们是这样说的:第一次:“我跳得不好,因为我感觉柴老师是对音乐负责,而我是出于理科生的本能,对节奏负责。当节奏太快的时候,我就凌乱了——瞎搞”。第二次:“我真的很感谢大家,让我虽然很多次想要退出,但是最终坚持了下来~作为老师,不让一个低水平的学生最终退出,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到了晚上,邻居家的小姑娘来玩,三个孩子开了舞台灯,放着音乐跳舞。哥们在旁边观察了很久说,“女生跳舞真的是有天赋的啊。”看了看我说,“你除外。”这三个字一蹦出来我瞬间感觉自己受了内伤。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对他唯一的期望,就是“你能不让真理穿着衣服出来啊。”他的名言是:“你要不舒服就躺好,别动。咱眼拙,看不出你们内心的纠结。”

       有的人沉醉于舞台的效果,喜剧的结束,有的人的反思,才刚刚开始。如果说真正对于生命有益的触动,可能后者更强大一些吧。对于我们,一面是局外人,一面是整个学期结束的放松,可能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作为一个男子夹在一群武技娴熟的女子之间而来的喜剧效果吧。

        我文科出身,身边的朋友,男孩居多,理科居多。在文科的云山雾罩里呆多了,在“三个女人一台戏”“处处是戏台”的中文系呆多了,时时处处想出来透透气。这个时候,理科的素质就好像盘古开天地一般。我的寥寥无几的女性朋友们一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的样子,口头禅是“你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出在哪了?你打算怎么解决问题?”咔咔咔都有“庖丁解牛”式的精彩。 

        回到典型的文科生的圈子里,大家各自捧着一本书,上下铺都用额外的帘子包成密闭的空间,迈进宿舍的一瞬间你都很难知道这个宿舍到底有没有人,更别提她们的表情。在院报做编辑的时候,中文系硕果仅存的几个男生,天天不是写诗就是写一些没有骨头的文章,有一次我收到一篇3000字的文章,看了半天几乎是无主题变奏,于是打听了很久把那个叫“七月流火”的作者找来,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他解释了半下午,我听了半下午,他问我的修改意见。“如你所说,你讲的是《沙漠驼铃》的故事。1000字,出现沙漠。2000字,出现骆驼。3000字,最后说‘驼铃声声。’”直接改题目,改成《沙漠·驼·铃》就好了。当时年少轻狂,我看男孩子脸上一连串复杂的表情,竟然油然而生的不是悔意而是快感。

       更不用提同一个故事大家炎以来演绎去演绎出不同的版本,在各种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了。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中文系的人没有脑子,就好像白云在天上飘啊飘。”但是说实话,我们的宿舍很漂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喜怒哀乐都演绎出别样的风采。这飘劲儿,绝对让喜欢“仰望天空”的人魂不守舍。喜欢“脚踩大地”的,则是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我朋友两口子都是物理专业,女孩看起来一副袅袅婷婷的样子,但是绝对的“真理大于爱情”,我亲眼见到两个人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争执,吵吵的核心就是“炒菜的时候锅铲子究竟往哪边转更符合力学原理”,眼见得菜要糊锅和气要伤赶紧给他俩赶了出去,我接手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下午他老公气呼呼的出了门,我们两个在屋子里看《天空八部》,看到人物饱受磨难每每落泪,她只是哼唧一句“哎呀,你们这些文科生。”然后跟我饶有兴趣地分析起电视剧中的BUG,还有她最擅长的扫地僧那一截:“你看啊,慕容博起飞了啊。看,两个小年轻起飞了~看看堪,萧远山起飞了——你看,慕容复功夫不行,飞得最早,来得最晚,抗干扰能力最差——你看,摇摇晃晃的,跌进来的~”我笃信,人的灵气与泪水密切相关,她深信,人的成功与理性密切关联。我们同处一室,彼此借鉴,求同存异,携手向前。我是一个容易有朋友的人,因为我关注人的价值,她是一个容易有成功的人,因为她关注的是事件的路径。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但是生活的真相往往超级复杂,事情是人做的,人又会主导事件的走向。在复杂的真相中保持一份清醒,这也就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意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