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有书理无人理的东西回来了

那个有书理无人理的东西回来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林家老太太终于在那个冬日的早晨安详的走了,灯笼上挂着102岁。她是整个家族中同辈走得最慢的一位老人。整个林家七兄弟四姐妹,除了老太太的老公漂泊在南洋,最小的七叔在印尼,其他的都在村子里。但凡家族里的大事,都是她这位二嫂在敲定,她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二嫂当年是抱着公鸡拜堂的,由于二伯漂泊南洋,婚事是家里的父母操办的。婚后第三年,二伯才从南洋回来,但回来时他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而这四个孩子是二伯在印尼结婚后生下的,他并不知道家里已经为他娶了老婆。按当地的习俗,二嫂仍算是二伯的大老婆。

二嫂并没有责怪二伯,因为那个年代战乱不断,书信不通。回来的二伯也遵母命认下了家里的老婆,只是迫于生计,一个月后二伯又远走南洋了,这一去又是音讯全无。

婚后的第十个年头,二嫂遵公婆之命抱养了一个逃荒人的孩子,孩子来时已七岁,母子相依为命,逃战乱,逃灾害,受尽生活的磨难。养子八岁那年,只字不识的二嫂带孩子进城找了一位先生教他识字认数敲算盘。

兵荒马乱的年代,二嫂这样的做法不亚于现在那些送孩子去学兴趣班提高班的家长,因为那是一个每个人肚子都无法顾饱的年代,谁会去顾学知识。

这孩子特聪明,在先生那里学得了一手好书法,后来进了学堂,再后来考上了大学,成了十乡八里寥寥无几的大学生,那个时候刚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在养子未上大学的时候,二伯有回来过两三次,他对这个养子也是相当看好,期间二嫂生下了她和二伯的亲生儿子,养子读大学时这个弟弟已经是个少年,为了供哥哥读书,这个弟弟只读了几年小学便出来种地帮忙供养哥哥读书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哥哥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工作了。后来娶了家乡的一位姑娘,留在农村同二嫂他们生活在一起,这位哥哥一年回来两三次,后来他也有四个孩子,全靠二嫂帮他带,直到孩子全部读书。

七十年代初,政策照顾,这位哥哥的老婆孩子全都随他去了省城生活,留下二嫂在农村跟她亲生的儿子生活。

亲生儿子也成家立业了,二嫂继续带孙子过日子。

她对远在省城的儿孙是想念的,只要村里有人上省城,她必定会托人送东西去给孩子们。而省城那边却从未来过一信问起二嫂,就是八十年代有电话了,二嫂也未曾接过养子给她的来电。

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二嫂已经八十多岁了,十多年里除了回家来奔客死香港的父亲的丧,养子就是工作经过家乡也未曾进村来看二嫂。那年因为村里分宅基地,外出人员都可分到一间房子的地,他才和媳妇匆匆来了一回,拿到那纸宅基地的合同后就回去了。

二嫂一直和自己的亲生儿子生活在一起。逢年过节,她还是会想起那个她带大并成材的儿子,她知道他是一名很有名气的电力勘测设计工程师,他会经常出国,但他没空回来看她,也没空打电话问候她。

就是养子退休了,仍然没有来看她。

2013年的冬至,出门散步的二嫂回来后大便失禁,自己的儿子看出了二嫂已经时日无多,打电话给在省城的哥哥,跟他说母亲估计剩不到几天了,哥哥“嗯”的一声,也没问起其它的事。

家里人都在等着他回来,奄奄一息的二嫂躺在床上滴水难进,媳妇问她是不是在等大儿子,她摇摇头说:“不会来了。”二嫂躺下的第七天早晨,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她的亲生儿子再次打电话给养子,跟他说母亲走了,他才说回来。

回来奔丧的只有养子夫妇,他已成家的四个孩子有医生、法官、工程师、工人,但他们都没有来为奶奶送上最后一程。

送葬的路上站满了村里人,好些老头老太太都在说:那个有书理没人理的东西终于回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有书理无人理的东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