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

这几天,一直在读罗胖的《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收获多多,看到第四章,更让我收获一个惊喜——再次读到我最喜欢的阅读推广人樊登的文章,本书中他创作的是《如何打造你的联盟》。他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并深究了问题的本源: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本身很优秀,当年读书成绩也很好,现在为什么变成了“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得过且过的人?是啊,纵观我们的生活圈,那些早已圆滑得不可救药,“面目可憎”的成年人和精致的利已主义青年还少吗?

追根溯源,樊登毫不客气地断言:中国的教育提供的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从来就没有着力于塑造一个人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作为一个从业二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无比认同樊登的说法,并引发自己再一次的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目中有人吗?

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和老师就不断地引导孩子和别人比,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某某小朋友多棒,向他学习!”殊不知,这种棒的代价往往是孩子为了得到表扬束手束脚丝毫不敢造次,多少活泼天真的小家伙变得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不信,看看那些走上舞台表演时一板一眼、整齐摆动的幼儿园小朋友就知道了。

一旦上了学,就更不用说了,家长的焦虑一天天变成孩子的压力。一走进学校,在学校比小红花朵数,进步次数,评优评先奖项等还先不提,父母还总是将自己的孩子拿来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你看看,人家成绩比你好多了!一样在学,一样的老师在教,你是怎么回事?再长大些,更不用说了,中考高考比成绩,走上社会还要比就业,一直比到将孩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完全摧毁为止。

小学时孩子就开始背负着沉重的书包,承担着同样沉重的课业压力,到了初中,你更会痛心地发现:从那些被宽松肥大的校服包裹着,被年级排名、班级排名、各科成绩排名牢牢控制着的本该生机勃勃的眼神里,传递出的,常常是茫然,或是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急功近利。好多孩子,还在这样的怪圈里变得越来越“聪明”,聪明得太可悲,聪明得失去了原来的样子。

青春期的男孩子,他们不可能痛痛快快地每天踢上一场球,出上一身汗,有时,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他们连充分的睡眠都保证不了。多梦时节的女生,也不可能有做做手工、写写日记,甚至在童话与小说的世界里徜徉一程的幸运。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对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体验,被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标追逐着,戏弄着,这是孩子的悲哀,还是我们成人的悲哀,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好多时候,我们口口声声地对孩子说:“我这是为你好,你现在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你可曾想过,这说法掩盖了多少无知与野蛮,这“都是为了你好”到底在为谁好?真的是为了孩子好,难道不应该是让当下的教育,服务于活在当下的孩子,让他们从这一刻就幸福吗?

我只是越来越难过地发现,我们的教育离那些高大上的口号和理念还是很远,离真正的公平与人性,更远。更可悲的是,教育者们也正在逐渐失去本应牢牢坚守的教养和同情心,有的甚至成为盲目敬业的应试教育帮凶而不自知,配合着急功近利的家长,一起挥舞着“我这是为你好”的大旗驱赶着孩子们茫然前行。这目中无人的教育,它配得上今天的这一代孩子吗?只有苦在当下,只有笑在明天,只有画饼充饥,教育还能带给孩子们欢笑吗?

记得陈丹青先生在一本书里谈自己第一次去某国时,惊讶于那里人人居然都长着一张仿佛没受过欺负的脸。我不禁想到,在长期应试教育“欺负”下的中国孩子,他们会拥有这样的脸吗?如果内心的秩序就这样常被无理破坏,如果个人的尊严就这样常被漠视与轻慢,他们即使走上社会,也会永远带着一张“被欺负惯了”的脸。

用各种压力,想要促使孩子服从,只会摧残孩子的心智,破坏孩子的思维,让“饱受欺负”成为孩子脸上永恒的表情。如果可以,如果想要真真正正地为孩子好,就请先让孩子的人性舒展。对你来说,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对孩子来说,无自我的人生,只是他人思想的容器。

别再说明天如何如何,请着眼于现在,请坚信:目中有人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应该让孩子现在就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