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无力感

这段时间 twitter 上爆发了一场口水战,苹果的一名前工程师指责 Tim Cook 让苹果不再特别,变得其他大公司一样乏味,在苹果内部,项目不是成为最高优先级,由部门取代,员工的使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作为消费者,我也能感觉到苹果对于「完美」的苛求程度明显下降,不再有惊人的创新,各种细节上的差强人意等等。为何一个正常管理制度下的大公司产出就更糟糕?我可以从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谈谈。

两年前,我刚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大公司做媒体,在大的集体下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在了解了行业现状、自己的职责之后,就是日复一日的「完成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并且在工作中看到了偷懒、取巧、会汇报而不是会干活等等的「工作技巧」。

最痛苦的时刻是各种领导来找你谈话,聊聊最近的工作感想,自己的未来规划。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感想和规划,还得「让领导满意」。结果就只能硬从脑袋里蹦出几个词,天马行空说一通,结束时就像完成了大四的清考,累觉不爱。

大公司的无力感_第1张图片

去年,我辞职来到了一个小团队,总人数只有20多个人。开始工作时并没有什么区别,在跟着团队干了半年之后,我逐渐发现小团队和大公司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首先,人数少意味着一个几百万人在使用的产品中,很多功能都是一个程序员搞定的;意味着个位数的客户成功员工要帮助上百万用户解决问题,构建业务。这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要的不是量大,而是更聪明,用效率最高的方式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汇报日常的工作内容是为目标服务,而非执行命令。

构建一个优秀的产品,需要的工作量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按部就班,每个人忙到死也无法帮助公司提高业绩。所以,做的每件事、团队的每件事都要考虑其价值,哪怕是 CEO 提出来的任务,如果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也会被质疑,被重新探讨。

其次,能在小团队呆下来,意味着要成为独挡一面的人,但并不是只有非常牛 X 的人才可以,够格的工作资历,加上面对未知时前行的勇气、恒心就好,小团队的工作制度和氛围会帮助你完成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反而,能在大公司内做出一款优秀的产品才是牛人,他需要顶住整个公司七嘴八舌的压力,也需要非常强大的领导能力,才有可能将这件事做下去。

大公司的无力感_第2张图片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所在的游戏媒体公司生意逐年下降,公司亟待转型,团队领导看着很多游戏类的新媒体,也想做类似的,尝试了一个月后,发现人群不对,也无法产出精品内容,告诉领导结果:不合适。就此作罢,继续走老路。

在大公司的体制下,想转型和小团队一样做出精品确实很难,没有人会愿意完全转变思路,倾注百分百的精力来完成这个项目。大家的思维已经僵化,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混口饭吃就行。

这也就是很多公司收购某个小团队后,让它保持独立的原因,给予支持,但不受大公司的气氛干扰,保持小而快的节奏,精力充沛干活,才能发挥出小团队最大的优势。

在大公司中,每个人都很忙,在小团队中,每个人也很忙。大家的工作时间差不太多,但最终的产出却是云泥之别,其中做梗的,就是大公司的无力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公司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