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1张图片
竹下埋忠魂

   “青山处处埋忠骨,绿林竹下显忠魂。吃水不忘挖井人,白云悠悠重渡来!”2015年,我第一次到重渡沟,是带着采访任务的,省委宣传部发起学习马海明精神,当时尚在报社的我才有幸抵达重渡沟,这个被原潭头镇副镇长马海明一手开发并亲自提名“水乡竹韵”“北国水乡”的地方。

   当时,省市几十家媒体同行,浩浩汤汤的队伍,走马观花的采访,记取的尽是只言片语。关于马海明,我只能从他的遗著还有村民家人的口中得知,至于重渡沟,也只能从目之所及的竹林和溪水去匆匆感受。因此,心里一直有个声音,有机会一定要再来重渡沟。去年,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终于如愿以偿。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2张图片
莫名的野花

   没有马海明,就没有重渡沟,这话一点都不假。重渡沟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他毕生心血。详情可见《马海明:重渡沟的一草一木是他珍贵的宝物》 。或许是有了上次采访作铺垫,这次旅行我仍能感受到他的力量。一路上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与同伴交头接耳,哦,这个是马海明书里提到的。哦,这个瀑布的名字也是马海明编的……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3张图片
重渡沟瀑布之最

忽然之间,意识到自己比导游还导游,就不再多说什么。不过,说句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整个旅行全过程,导游居然对马海明只字未提。我开始变得捉急了,这么重要的景点文化,怎么能不告知大家?旅行社木有要求么?景区木有解说词么?同行有个伙伴说,与其他景区相比,重渡沟缺乏价值信仰,大家哪里晓得,马海明就是重渡沟的神,就是重渡沟人的信仰。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4张图片
竹林深处有人家

20年多前,马海明在重渡沟开创了农家乐,现在农家乐已在全国遍地开花,除了大小不一的瀑布,还有茂密葱郁的竹子,与其他景区相比,重渡沟的确没有太多景观特色。

  其实,重渡沟应该更进一步提炼马海明精神,为景区注入更多的活力。临近行程结束时,我问电瓶车司机马海明纪念馆的方位,就是他去世时群众自发捐款80万元建造的纪念园,得知距离我们的大巴比较远只好作罢。我就忽然在想了,为何景区不将这个纪念园作为重要景点呢?害怕打扰老镇长?不会的,如果马海明还在世,他一定会同意的,因为在他眼里,重渡沟的一草一木都是可开发的宝贝!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5张图片
新体验项目

 为了创收,不算太大的重渡沟景区,这些年陆续增加了不少体验项目,天梯、滑道、缆车、索道等一应俱全,凡是有这些刺激项目的,都成为游客们最为集中的目的地。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6张图片
夜间留客演出

 还有这些留客过夜,夜间推出的广场演出活动,与木扎岭等景区大同小异。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7张图片
农耕村之一

 相比之下,反倒是马海明当初耗费心血,劝村民开创的农耕村景点,人气就少了很多。酒作坊、土陶院、纺织院、榨油坊、石磨坊、竹编院等,大多都没有什么人驻足,除了与当代人非常相关的酒和油。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8张图片
农耕村之二

 要知道,这些传统手艺的家伙事,最初其实是散落在民间的,不少手艺已经失传了,不少家伙事也被当柴火,马海明心疼无比,就挨家挨户宣传,说这些都是宝贝,然后收集到一起,才建成了农耕村。农耕文化正在消逝,如果你还有那么些许留恋,有时间,还是给孩子讲讲吧~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娃,这些东西我见过的都可少,爷爷开过磨坊,我见过电动磨,奶奶纺过棉花,我见过纺花机……

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_第9张图片
旅游淡季的商业街

 农耕文化正在消逝,传统元素大行其道。与很多景区一样,重渡沟也有一条仿传统的商业街,在商业街附近甚至还有德克士、电影院等。或许,景区要发展,百姓要生存,这些是必须要搞得吧。

 还好是在淡季,如果是在旺季,我一定会崩溃掉,人人人人人乱乱乱乱……就像是北京一定要有南锣鼓巷、武汉一定要有户部巷、南京一定要有夫子庙、开封一定要有鼓楼夜市、洛阳一定要有十字街一样,景区也一定要有特色商业街吧。大家都在做特色,然后大家都失去了特色,倘若马海明在世,不知道会怎样规划。再见,重渡沟~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人、那水、那竹——重渡重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