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学《论语》!
按照《论语》的编排,孔子第一次提出孝的问题,是在《学而》第六章,即“弟子入则孝”章。但这次只提出孝的概念,并没有具体讲什么是孝,怎么样才算孝,直到在第十一章里讲: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1.11)
这一章一般的解释或者翻译是这样的:
孔子说:“看一个人孝不孝,可以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说话、思想甚至志向(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一切听老爹的,无法观察其行为);在他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若是他的行为还像父亲还在世一样,坚守他父亲的‘道’,三年都不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孝的人了。”
父在,子没有决定权,无权独立行动,来源于孔安国关于《论语》的注解。孔安国注说:“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也。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在,无所改于父之道也。”孔安国,字子国,西汉时期的鲁国人,孔子十世孙,有《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著作。朱熹《论语集注》也说:“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三年,是指“居丧三年”,是个确数,不是笼统地说很长时间。古代的丧葬制度,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对亲人去世后的服饰、言容、居处、娱乐、饮食等都有详细的规定,等级分明、形式繁缛,其中就有“居丧三年”不能外出的规定。《礼记·杂记》记载:“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哀,三年忧。”孔子的弟子宰我(宰予,字子我)觉得三年的时间太长了,世道早就变了,没有必要守孝三年,为此还和孔子吵了一架,被孔子骂了个狗血喷头。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17.22)
在这一章中,关键是在对“父之道”如何理解。孔安国、朱熹的注解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说是“合理的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他认为三年只是表示一段很长的时间);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则说这里的“道”指的是自己前面所展现的“志”,是在父母面前言行一致,即使父亲死了,仍然言行一致,一贯做法,这就是孝子。钱穆先生《论语新解》翻译成:“……父死了,该看他的行为。在三年内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皆牵强。
《孔丛子•记问》有一段重要记载: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简单翻译一下,有助于理解:
夫子呆在家里,不经意发了声长叹。子思急忙起身敬拜祖父,问道:“您是忧虑子孙修德不勤勉,将会辱没祖先呢?还是钦羡尧舜之道而痛惜不得实行呢?”夫子说:“你小孩子家,怎会知道我的想法?”子思说:“我吃饭时听您说过,父亲劈柴,儿子如不能把它背回家,就是没出息。自那以后,伋每想到您的话就大为恐惧,进德修业而不敢稍有懈怠。”夫子欣喜地说:“是这样啊!我没什么忧虑了。后世子孙承继祖上之业,就一定能昌盛光大。”
子思,名孔伋,子思是字,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孔丛子》,原来都认为是孔子八世孙孔鲋所作,后人多疑此书不出孔鲋之手,很有可能他人所作。这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书虽然可能是伪书,但一些记载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这一段的记载。
在这个故事里,孔子听说子孙们能够根据“夫子之教”而“进德修业”,“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后世子孙能够承继祖上之业,能不昌盛吗?至此,关于“父之道”的“道”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是豁然开朗了。“父之道”,即“父之教”。父亲去世后,三年之内仍然能够按照父亲的教诲去做,而没有改变,这就是孝了。
因此,这一章就好理解了:
一个人,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就看他是否有志于学;他父亲去世了,那就看他的行动,如果三年的时间里仍然能够按照父亲的教诲(如进德修业)去做,那么他就是一个有孝的品行的人!
由“父之道”而“父之教”,我们可进一步把“道”引申为“家训”、“家规”。由“家训”“家规”而树立良好的“家风”或者“家教”,并得以传承,以保证家族的延续和昌盛,保证社会的和谐和永续。
儒家重视“家”的建设。《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重要内容,认为,“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齐家,就会有对子孙的教育,这样家训、家规就产生了。
《尚书·无逸》篇就是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告诫他不要逸乐,不要贪图享乐、荒废政务。这是成文的家训家规。这是帝王家的家训家规。
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并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世把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的教训称为庭训、鲤对,也可以说是家训,是没有成文的家训家规。当然,孔子家的家训家规远不止这些。这是圣人家的家训家规。
汉代流行诫子书,诸葛亮作《诫子书》倡导“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修身养德,为后来的家训家规树立了典范。这是将相家的家训家规。
南北朝是家训文化盛行之始。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20篇,其训诫不再是以家庭某个成员为对象,而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分修身、治家、处世、为学4个部分,被后人称为家训之祖。这是士族家的家训家规。
清朝的《朱子家训》流传甚广,起首句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读书人家的家训家规。
香港演员成龙的老爹教导他:第一不能沾毒品;第二,不能赌牌;第三不能加入黑社会。这是平民家的家训家规。
“家风”一词出现较晚,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等风气。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南朝经学家皇侃提到“家风由父”,说明当时父亲在家风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古人把家风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强调“昔称幼学,早训家风”“自童子耳熟家训”“少习家训,长得名师”。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唐宋以后,家族形态有所变化,但仍重视家风的传承。(陈来,《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2017,人民日报)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朝势力的衰弱,诸侯雄起,礼崩乐坏,周王朝的礼仪制度没有人再坚守,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礼乐征伐自诸侯、卿大夫出;普通老百姓的思想也发生变化,好传统不再坚持,违反礼仪的事情成为普遍现象,社会混乱不堪。因此,在一个家族中,能够在父亲去世后保持三年家风不变,也似乎成为一件值得赞扬的事。
“孝”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并传承良好家风,保证家族昌盛光大,一方面是儒家思想关于个人修养的要求,同时也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秩序,实现儒家大同理想的体现。这是一个大问题。在《论语》的其他篇里,会有孔子关于孝的其他论述,但那都是操作层面的、具体而微的事情了。
《资治通鉴》《战国策》等记载: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这可以看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最好的注解了。
@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关注并阅读连载《论语新视界》。
感谢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