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是可以习得的-读《朋友圈的尖子生》

上次去小初姐的办公室,小初姐的办公室里有很多书,由于她正在处理一 些事我在等她的间隙就随手拿了一本书,一翻就看到了一段话触动到我了”说他读过《穷爸爸富爸爸》等基本理财类的图书,财商基本从负60到0分的起点线,希望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理财书籍给他,让自己的财商合格,这就是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后来弥补的成本高昂。现在很多方面其实是负分的,比如理财、时间管理、演讲是、幽默能力等,这就是从小所处的环境造成的,我们有幸能上大学和取得一点成绩,完全靠自我生长,我现在要用很大精力去学习和实践才能把这些能力从负分变成零分,再从零分达到及格的水平“。看到这段话,回来后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不也是我现在的处境吗?我从小也是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与引导,现在也是努力在补这些东西,于是就让小初姐在下次开会带给我,这本书就是《朋友圈的尖子生》,花了两周时间,把这本书逐字阅读完了,我知道为什么作者小马宋要选这13个人来写了而不是选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因为这些人除了冯鑫,其它人的都是很多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努力也可以够得着的,看完的感受确实是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的,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做,突破了我很多认识边界。所以这本书是绝对值得写读书笔记,且还有大量摘录的书。

这里面的13个人,我最开始就去看了那天在小初姐办公室里触到我的那一篇,是写 马占凯: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马占凯的简介,我也去网上找了下,有关他的简介我直接贴图

尖子生是可以习得的-读《朋友圈的尖子生》_第1张图片
image.png

马占凯就是一位职业学习者,一段时间专注一个技能并将它学会,在这本书还总结分享了一些干货,这个问题我想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书里给最重要的三点,我直接摘录下来:
第1、数量,量是基础,无论是幽默能力的训练量还是运动的训练量都是如些此,其它的技能也是一样,比如英文学习。宁可在一个技巧或内容上重复10次以上,也不要用样的时间去尝试10个技巧,比如你想提升幽默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到国外最顶级的脱口秀10遍10遍的看,通常听一次看一次只是观众,多看几次才总结出规律。
第2、多样性,一定要杂,学习写作就要大量的阅读。
第3、极致,要学就学最顶级的材料,比如听脱口秀,也要听最高水平的,包含训练方式和环境也是一样的,比如急诊就是普通专科的训练环境极致。

马占凯学习的这些技能都我们很多人在练习的,比如学习写作,看每天大量的更文,也有各种写作课,但依然有少数人会成为的签约作者,马占凯提供的这些方法又都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模仿的,我发现在学习这方面,能力越强的人越会下苦功能,对比我在头马学习演讲,但我却从没有把好的演讲视频去看到2次以上,我想去看我的演讲视频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但也只是看了一次,更别说10次了,所以我尽管加入头马半年了,但自我感觉并不是很大,这就是原因所在,缺乏那马占凯这样的死磕的精神。今年想要在演讲上有质的提升必须要用这种精神。每周都要分析好的演讲视频10次以上,自己的演讲也是找出一定要改的点,下一次必须精进,否则书都是白看的,在头马的学习质量也不好,头马是好的学习演讲的平台,但还是自己去要下苦功夫才行。

书里马占凯说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都可以靠后天学习和培训,比如幽默感,为了学习幽默感,他看了《黄西自传》,最后要多和收入高的人接触,有个说法是,你的收入是你最近的六个朋友收入的平均数,这就圈层的力量,找导师,学习什么技能最快的方法是找一个靠谱的人去解决这个问题,先上网找免费资料看,再去买书其实是最慢的办法。为什么我们没有致富,是因为我们周围都是上班挣钱的人,你从没有意识到还有别的赚钱方法。

这一点我也是很认同的,就是要去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去打开自己,学习到的东西马上去践行,举一个我去年第一次参加了现金流的游戏后,我知道了要有非工资收入的这个概念后,就在琢磨自己能不能也能非工资收入,我怎么去赚钱,于是我鼓起勇去联系之间微信公众号投稿的一个规则较好的公众号,问能不能再次转载我的文章,但意想不到了收获到了整理出书视频的稿子这个机会,赚了一笔对我来说可以称为意外之财的非工资收入,我也体会到了这句各方面,原来还可以这样去赚钱,靠自己的技能去变现,又不影响我的本职工作。

马占凯还提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双生子催化效应,这个现象这样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跟他同样级别而且又很有默契的一个朋友,这两个经常市讨论和交流,这两个人就会很快达到比现在更高一级的程度。

这一点我也所共鸣,就是当我无法打开一项工作的思路时,我去跟相处比较默契的同事聊聊,就能马上还来很多灵感,思路就涌出来了,有好几次是这样的情况,我总结应该是自己的一个人闷头想,太狭隘了,多一个人多了一个窗户,但透个窗户会看到更多想不到又漂亮的风景。

李叫兽,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从《战略学》的角度来看,培养长期的差异化的竞争是任何战略的基础,没有任何企业是例外的,个人也一样。任何无法导致差异化的行为必将失败。所以当初我能做到,并且认为经绝大部份人做不到的一点,就是在面临这种压力的时候,我依然相信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我知道这件事怎么做是对的,而不是相信内心的一些心理幻想。
刻意练习是指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动作

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阅读或者接触任何一种信息时,看到一个有用有价值的知识或信息,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它的现像能够被这个理解解释,至少找出5个现象,从自己工作、生活动中去找,书里可能也会对理论举例说明,但那也仅是别人使用理解解释现象,并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除了过去有哪些现像可以用这个知识来解释“,还要想“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将来怎么用它,为什么?因为很多人不是缺知识,而是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而这种提前的设想,就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自动触发",到了某个问题,就可以马上想到相应的知识。
3、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大部份人满足于既定的任务和日常的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而有一部份人却在别人停止思考、对周围的一切习以为常时的时候,仍然积极的探索答案。不要容忍这种模糊的感觉,去探究背后的原因。比如选择很多品种的菜单时,很多人很犹豫,但是肯得基直接做成套餐的形式让人很快就做决策。武大的申通快递的牌子,不是用户向导,而是方便自己的人看到的误区。

李叫兽的这一篇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1、李叫兽在小时候就在看书学习如何把架得能够赢,阅读要从小就培训,最重要的是要能从书里学习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到理论马上去实践,更加坚定我要把亲子阅读做下去,而且还要引导孩子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比如现在孩子是很喜欢读绘本,但一遇到要跟动画片争时间的话,他会选择少读一本书或不读书直接看动画片,说明孩子还是认为看动画片比看绘书,听妈妈讲故事更有意思,在这一点上,我决定要效防来编排一些绘本剧了,加入动态的表演来丰富只是读与讲的枯燥。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终身受益,能少走因为见识少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弯路。
2、自己虽然也在积极读书,能从没有把一本书读得这么深入,根本没有这样的习惯,特别是我经常自动接受模糊的事,比如工作上有一项责任不清的任务,我老是觉得自己职位太低没有能力去解决,其实是因为我没有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忍受模棱两可带来的痛苦,换句话我宁愿接受这样的痛苦结果也不愿意去改变它,跟《稀缺》这本书里的讲到的穷人为什么穷的本质是一样的,不愿去改变,习惯性选择一种自认为最不难受的方法接受现状。对于三十而立人,不能再只是追求一味的数量,而应注重深度,这个深度我之前一直认为很难习得,看了李叫兽举的例子,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不放过任一个让自己模糊的东西,去弄清背后的原因,去思考解决方案,将这个习惯养成了就可以了。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不是因为困难了不去做,而是因为不去做而变得困难。看了李叫兽这一篇,我觉得我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与实践这一句话,不然工作上就不会总是出现无力感了,不会出现觉得没有意义感了,这就是知识没有融会贯通,看了别人的案例,才恍然大悟。
看到这里面的例子,我突然想起我最近都去吃的一家吃馄饨的店,菜单也是很多选择,我每次也选很久,后来就固定吃那两样了,连续吃了三天就不想去吃了,如果店家能根据客户平时订餐的组合设计多几个套餐,也就帮客户节省了选择的时间,还能更长时间的留住老客户。这个建议我今晚就去建议给店老板去。
没错,书读了就要用,去实践!

推荐大家都去读一下这本书,读书笔记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尖子生是可以习得的-读《朋友圈的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