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寓教于乐,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是这样寓教于乐,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_第1张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我一直比较喜欢古诗古文,每次看书或是文章中间出现了一句我不会背的,必定先抄下来或者截屏,然后搜来全诗再仔细了解或者背诵。

孩子出生后还不会说话,我有时就会絮絮叨叨的背一些诗词给他听,一、两岁开始学说话了,我便开始有意识引导他背一些简单的诗歌,倒也没有强求他记住背下来,只是觉得这些能够流传至今的诗歌,是古人的文化结晶,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些优美的诗词,丰富他的感知,从小耳濡目染,让他能够熏陶出一些文学气质。

从小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除了我本身喜欢,当然还夹带了一些直白的私心,现在孩子们的学业挺重的,我琢磨着打下这些基础,真正上小学初中了,语文课上免不了会要求背这些东西,从小熟悉了,将来背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吃力。

但是如果只是拿着书本读,我自己会觉得累,他也肯定会觉得太枯燥,而且一本正经的坐着肯定也是需要大块的时间,免不了影响到他娱乐的兴致。后来我就想了个办法,就是带他出去玩儿的途中,看见什么景致,联想到什么诗词,就顺便教他背一两句,寓教于乐,这样边玩边学,他也不会反感。

比如春天看见桃花开到荼蘼,就教他背诵“人间四月芳菲尽”,夏天看见荷花亭亭玉立,教他背诵“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看见菊花绕篱,教他背诵“此花开尽更无花”,冬天看见梅花傲雪,教他背诵“看来岂是寻常色”。坐船的时候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爬山的时候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游隆中的时候顺便就给他讲解诸葛亮的《诫子书》......

有的时候,看见一个场景,也会联想到类似的句子。

有一次在家吃饭,我爸倒酒喝,酒里面漂浮着枸杞,我忽然想起了《问刘十九》,我说你看:“绿蚁新醅酒”就和这个差不多了,只是上面漂浮的是绿色的酒渣,酒也呈绿色,我们这个是“红蚁新醅酒”,这样一说他就差不多明白那句诗的意思了。

每次和他经过过街天桥的时候,看见有人乞讨,他都会要求我给钱,我就趁机给他讲解什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顺便再鼓励他要努力学习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才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总之随时随地看见什么联想到了诗歌,我就会反复的背诵并解释给他听。

后来我觉得自己知道的诗词有限,如果我自己会的不多,遇到很多情景是联想不到诗歌的。从今年七月开始,我便开始有意识有计划的背诵一些古诗词,给孩子买的唐诗三百首,上面至少有一半我以前没学过的,简单一点的一天或两天一首,早上起来读几遍,工作空隙抄两遍,上下班和路上再默念几遍,基本上就能背诵下来了。

都说一孕傻三年,自从生了孩子之后,我也是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差了很多,刻意的强迫自己去背诵一些东西,养成用脑的习惯,可以锻炼记忆能力。现在我感觉自己背这些诗词越来越不费力,一方面可能是记忆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很多诗词之间会有联系,读多了就能找到相通的地方。

比如《行行重行行》里面有句“浮云敝白日,游子不顾返”;李白的《送友人》里面有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而杜甫的《梦李白其二》里面有句“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会背其中的一句,在背诵另外两句的时候,联系起来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慢慢的积累,除了可以教孩子,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能够信手引用一些句子。

孩子听多了背多了,自然而然就开始问我诗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一般会先问他,你感觉表达是什么意思?他有时候会有一点自己的理解,有的时候就很茫然。我会顺着我自己的理解,再百度一下确认正确的意思,变成他听得懂的话解释给他听。

我告诉给他的只是诗歌表面的意思,要想让他感受到里面的意境,或许还需要时间的打磨,岁月的历练,但前提是他要知道这些诗,在遇到某种情景的时候,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而他虽然目前还不太能体会作者的情绪,但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记得去年还不到四岁的时候,他问我《悯农》表达的什么意思,我简单的告诉他: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获了很多粮食,可是还是没有饭吃,因为当时国家的税收太重,农民收的粮食都上交国家了。他当时居然说“妈妈,国家怎么欺负人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家做葡萄酒,看见葡萄籽他说“妈妈,那里有一颗籽”,我当时随口说:“对,秋收万颗籽的籽就是这个了。”他想了想说:“妈妈,你说错了,秋收万颗籽的籽,是米饭,不是葡萄。”我惊奇万分,问他是谁告诉他的?他想了一会儿,什么都没说。我想,这应该是他自己领会的吧,看来,真不能小瞧孩子的理解能力。

还有成语,他每天晚上睡觉前会听有声书、有声故事,最近在听《黑猫警长》,里面有很多成语,不翼而飞、人赃俱获、寡不敌众、分身乏术、大功告成......每当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都会问我是什么意思,老实说,我有时候也挺尴尬的,很多词语我只能意会,不会言传,尤其无法用他听得懂的语言给他解释。感觉离了度娘已经没法和他愉快的玩耍了。

现在他在平时的生活中,偶尔会无意的就背一句诗出来,也常常会使用成语,我惊喜的发现,他居然每次用的都挺恰当的。

昨天晚上,已经关灯听完故事了他还睡不着,就跟我说:“妈妈,你给我背一首我没听过的古诗吧。”于是我给他背了《岳阳楼记》,背完他问我:“你说过黄鹤楼、鹳雀楼是名楼,那岳阳楼也是名楼吗?”我听了甚是欣慰,他已经懂得举一反三了。

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难免会浮躁。物质方面越丰富,孩子面对的诱惑就会越多,培养他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花一点心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这样寓教于乐,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