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高地寻觅风景/李相文

思想的高地寻觅风景/李相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在人群中行走,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背负着巨石上山,正如加谬所描述的:走上山顶的西西弗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在我看来,这位法国哲学家的描述其实是对人生的隐喻。这正如我们的人生之旅,本身就是一次负重的前行。所以佛学中讲到了人为什么一生下来是哭而不是笑,婴儿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就昭示着人一生的痛苦历程。

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在人群之外去寻找一种高度,来重构我们的世界,来解读我们的人生?

思想的高地寻觅风景/李相文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常常看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像那首耳熟能详的唐诗《登鹳雀楼》中所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另外一种人群,那些背负着特殊使命的人,那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人,虽然他们也是生活在人群之中,可思想却总站在高地。

先来看看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面对大河的这段独白,想来他应该是站在高高的河岸上,看到脚下滚滚而去的大川之水,就发出了人生短暂、时间不可挽留的感叹。

再来看看庄子与惠子的一段对话。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他们是站在濠梁的桥上,“我知之在濠上”,从“鲦鱼出游从容”的状态中,庄子观照到了鱼之乐。也是从这时起,庄子开始了他神游物外,飞翔于天地之间的逍遥游。

特别有趣的,在唐诗中,登高似乎成了诗歌的母题。陈子昂登幽州台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生命感伤;“诗佛”王维重阳登高,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寂寞;“诗仙”李白写下了“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浪漫情怀;“诗圣”杜甫晚年多病,独居异乡,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回首往事,感时伤怀,吟下了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想的高地寻觅风景/李相文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登高而招,而见者远”,站在高处,与万物对话,能使我们看清人生的目标,认识生活的真谛,在遭遇生活的困苦时想到明天的幸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与天地对话,能使我们把每一个琐碎的日子串联成绚丽斑斓的岁月的彩带,扬起饱满的生命风帆远航。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站在高处,与永恒对话,能使我们变得宁静而高远。我们选择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笑对人生的风霜雪雨。

于是,我又想起那个神话的续集:有一天诸神想要看看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会让西西弗变成了什么样子。在山腰处他们看到了西西弗,西西弗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西西弗没有痛苦、没有沮丧,也没有无奈,虽然他背着很重的石头,但他在向山顶前行的过程中哼着歌谣,还不时地摆弄摆弄周围的花草。所以,哲学家感叹道:西西弗是幸福的,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人生原来也可以这样度过。人生虽然痛苦,但思想站在高处,灵魂归依大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痛苦的世界中找到快乐,在思想的高地找到别样的风景。

2016年2月14日

思想的高地寻觅风景/李相文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想的高地寻觅风景/李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