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艺术—林语堂读书之法及我走过的弯路

         本文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的一篇读书笔记,是看了第十二章《读书的艺术》一节后,对作者的观点的总结和对自己读书的反思,并详细谈谈作者是怎样读书的以及我在阅读时的体会。

         在《读书的艺术》这一节,作者首先谈论了读书的好处:开拓眼界和引导思考。阅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一起去见识与我们所处环境所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这种环境的变更,在心里的效果上相当于出门旅行。的确是这样的,每一本书,不论是历史、地理、小说……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而书中所描述的环境,很多时候是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而当你走进那本书的时候,就像是与作者一同经历书中环境的变化,一同感受那个世界。最近在读《长路漫漫——一个童兵的回忆》这本书,作者是塞拉利昂人,在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本来是一个读书的年纪,由于国家战乱,不得不弃学过上了逃亡战乱的流浪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不仅要面临饥饿、露宿、背离亲人和血腥战争的折磨,甚至还要面临生命的危险。处于对安全环境与家人团聚的渴望,他不断的前行,就算一次次的希望落空之后,他仍然没有放弃,但是,不幸的他最终还是被迫成为了杀人不眨眼、到处纵火、依赖毒品的战争贩子……故事未完待续,书中一切的一切都不断的带给我震撼,这种震撼从一个微观视角淋漓尽致的展示了一个战乱国家的悲惨状况,这种震撼也是新闻上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所无法表达的,这种震撼也是生活在安全国度的人所无法体会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作者在书中提到读书的第二个益处是引导思考。读者经常会跟随着作者被携带到一个思考和熟虑的世界里面去,从而逐渐进入沉思的境界。这种读书是与报纸的阅读是不同的,与单纯知道一些事情的经过也是不同。在读书之时,不断思考,从而会获得书籍之外的东西。在微信上有一些很火的关于深度阅读的帖子,讲的就是在读书时要善于思考。但是,我在想,仅仅思考就足够了吗?在我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工作中要有结果思维,这个工作你去做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没有。同样,读书中思考也是,去思考了仅仅是一方面,思考到什么问题,有了什么答案是不是也非常重要呢?如果去思考了而不去关注思考到什么,是不是也不一定利于培养自己的知识鉴别力呢?当然,也许在阅读中,自己思考问题一时无解,这没有关系,只要不放弃思考,今天心中的疑惑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突然开窍,柳暗花明。但是在豁然开朗之前,那个思考的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关于读书的目的,作者认为应该是为了培植面目的可爱和语言的有味而读书,而不是因为心智的进步和这本书是某某领域的“必读”。很多书籍,不会直接告诉你怎样促进自己心智的进步,就算是有这样的书,经历与阅历不够的话,也如同在看天书。因此,读书,还是要深入书中的内容,读出书籍所要体现的“味道”,读出了“味道”,心智的进步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就像是一个美食家在品尝一种美食的时候,他不是本着这种美食对提高我的美食鉴赏力有什么作用的目的,而是本着这种美食是什么味道,有什么特点,与其他的美食有什么不同。只有这样尽情的品尝每一道美食,品尝多了,对美食鉴赏力的培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既然每一本书籍都有他的味道,就像追求美食一样,每个人对书籍的喜好也就不同。正因此,林语堂认为,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上没有必读之书。尤其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勉强去读,只会觉得乏味。但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环境却有可以读的书。看到这里,作者的话狠狠的给了我平时热衷搜集“必读的**本书”的我。如果我要关注某类书籍了,我必先问问度娘这类书籍的必读圣经是哪些。比如,对哲学不太感兴趣的我,一直自嘲自己是一个哲学“门外汉”,出于哲学是高大上智慧的结晶这一想法,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看一些哲学书籍,经过一番搜索和朋友的推荐,我将《尼采的锤子》作为我哲学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对于这本书的兴趣却无从谈起,那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除了记得尼采的锤子、什么还原法之外,不仅心智上没有进步,就连基本的哲学思想也没记住几个,这本书就在我啃到一半的时候束之高阁了,我想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味道,至少现在不是。其实,我想学习一些哲理性的东西,不一定非要阅读那些必读之物,在看到作者赞同可以不学习哲学而是通过生活感悟的观点时,心中才渐渐释然。 

        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愉悦之旅。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阅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追寻诗和远方的旅途中看尽皓月繁星,回归内心深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艺术—林语堂读书之法及我走过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