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年代里“划得来”的家庭观

读李佩甫《生命册》,其中有一个人物形象“豌豆嫂子”,深深地震撼了我。

因为只有一米二三的个子,她得了外号“豌豆”,嫁给了个一条腿有残疾的“拐子”。但是她能吃苦,生了二男一女三个孩子。

困难时期,她为了养活三个孩子,每天都会偷公社的食物,还偷邻村地里的食物。后来偷枣时,被看守发现,只好委身于人。她哭着拿回来偷来的枣,丈夫和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她就原谅了自己。

直到后来,这种事情多了,她被全村妇女围攻,被丈夫殴打,被子女唾弃。但后来,在陪着丈夫去县城看病时,她发现了捡破烂的商机,最后硬是靠捡破烂养活了全家,还供养三个孩子考上大学,体体面面埋葬了丈夫。

当丈夫给别人笑谈如何痛打她,当子女享用了她的食物却拒绝开口叫她一声“妈”,当她卖血为丈夫治病、为子女交学费……我心中的痛,是撕心裂肺的剧痛!

一个女人,殚精竭虑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付出了她所有的一切。可是,孩子不懂事,丈夫难道也是不懂事吗?他对她的毒打,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是到处宣扬他毒打有理。吃了她的饭,然后再毒打她,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就是这位丈夫的逻辑。

丈夫病危,她卖血挣钱,天天买肉包给他吃。他逢人就说:我划得来,吃了她十几天肉包子!

尴尬年代里,“划得来”,成为一些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的最根本的原则。最终,不计个人得失、甘愿为家庭利益付出一切的人,往往都是那位弱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尴尬年代里“划得来”的家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