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医患垂直细分的知识共享降降温

最近花厂(丁香园)的来问医生开始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关注花厂的中高度用户应该都知道,其实他们15年就在丁香医生公众号里尝试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了,只不过不是医生和患者一对一,而是通过患者想公众号提问,然后小编整理提交给医生,回答整理后再推送到丁香医生公众号。按照大辉的说法是购买了大弓的版权改版过来的,大弓是在分答之前推出的产品,从产品形态上三者几乎差不多。如今来问医生自立门户,借着分答的东风开始运营推广,李天天总的移动医疗移不动的观点不攻自破了。

不论是分答还是来问医生,上面都聚集了一大批的医生,知乎上大家对于来问医生和分答的关注度以及在平台上产生的问题数,可以反映出大家对于来问模式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还不低。我想从医疗角度谈谈细分化知识分享模式的前景。

首先在线问诊/咨询领域,已经有好大夫,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微医等市场份额不低的产品了。数据统计显示用户使用在线问诊场景一般是由于突发不适、小病痛及久病不愈,在解决该类问题的产品中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如下问题:

1,医疗需求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同样是感冒,我可能发烧需要退烧药了,他可能只是流鼻涕而已。在线问诊无论从软件本身还是从硬件支持上都还没有满足该类需求,说白了患者也不了解自己,怎么跟医生解释病情呢。

2,医生的水平因人而异,因医院级别而已。我们有时候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三甲医院的医生肯定比二级医院的水平高,社区医院只能看看小毛病等。同样是主任医生,他是协和儿科的,我是县医院儿科的,针对同一疾病,给出的建议也是不同的。目前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息时不对称的,找不到合适的医生是用户使用在线问诊最大的障碍。

3,同样的患者问题,问诊效果因介质而异。沟通方式包括语音、图文、电话、视频这四种形式,适应的人群和场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介质对应不同收费标准,而付费时只能4选1,很大程度上制造了沟通障碍。

作为后来者的来问,从产品定位和产品运营策略上来说,上述因X而异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很好的去解决。

产品定位上,丁香园有线下重资产:丁香诊所,有线上可信赖的健康资讯内容,要致富先修路,对了,还少一个来问医生这样重要的连接器。丁香医生负责人初洋说了“丁香园前期不会涉足导医、导药,更多是为患者提供一个线下就诊的信息对接平台。”未来线上线下形成协同是必然。最终线上的活儿也会揽到线下去,然后结合线下资源做深耕。

从产品运营策略上来说,1元偷听,分享问答的患者的成本就被均摊,这是分答运营模式的创新。但是这种运营策略不适合医疗,偷听是本着一种窥伺心理去做的,吸引人们去偷听的问题大多数偏娱乐或者养生保健类,再有就是两性,隐私性问题。设置偷听机制,本身就是娱乐性大于知识分享,偷窥隐私大于医生答案本身。

其实整个医疗行业也没有很好的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医疗的现状。从患者本身来说,诊前咨询,诊后随访的诉求一直都在,更多的是偏导诊分诊,康复指导,复诊提醒,用药管理等内容,但又不涉及到诊疗本身。利用知识分享这个点来构建线上医患关系,看上去很美,但是需要可持续的有价值的内容输出和支撑。分析来问医生,是想给垂直细分领域的知识分享模式降降温。知识分享连接是人和人,每个领域都会存在因X而已,这种不同在不同领域会被放大,造成产品和运营策略会不同。所以单纯的运营模式模仿抄袭只会以失败告终。

举个例子:不标准的服务会引发出定价的问题。我不是很赞同纯银之前在他《分答的三个大招》中提到的观点:当规则明确时,KOL与付费用户都能保证起码的满意度。在分答上,用户支付xx元只获得1分钟的语音回答,所有人默认接受这个系统规则。接受了这个规则可以,我付费了,但是不能保证我的满意度。如果是明星八卦我不乐意可以关闭,但是涉及到疾病甚至是生命的时候,我们对于钱的感知会弱化很多,会付出一切代价去挽回生命。值不值这种二分方式也有点武断(如果你想说看在五毛钱的份上,能听听大V声音也好的,那我无话可说)。

人不可能去摸索出每一个细分行业的规则,无论是来问还是分答,在对于价值的感知认识上,需要按照产品所在的领域区分对待,有深度的认识和恰到好处的运营才能看到垂直细分知识领域的机会。

作者简介:子凌,互联网医疗产品经理,专注于互联网X医疗X产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医患垂直细分的知识共享降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