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心事一一教训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郑庄公

古人心事一一教训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郑庄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近年来,武侠剧已不复当年盛况,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正是武侠剧风头无两之时,大人们怎么看待无从得知,单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看,那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仗剑天涯,畅快淋漓。而且,武侠剧也真能说是一个成语普及大课堂了,什么“久仰大名”、“甘拜下风”、“高风亮节”,小小孩童也是张口就来。剧中通常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侠和坏人狭路相逢,决战之前,大侠通常都会教训一顿,诸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恶人不但不听劝告,反而讥讽大侠假仁假义,大侠在无奈和愤怒之下以高超武艺了结恶人性命,然后拔剑入鞘,撂下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悠然转身而去,衣袂翻飞。

很多年来,我都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只是觉得说出来特别有气势,后来知识渐长,了解了字面意思,也明白了这句看似威风的话背后的凄怆和无奈。

《古文观止》的第一篇文章叫《郑伯克段于鄢》,里面包含了两个人,一个是郑伯,一个是段,他们两个人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在古代,郑伯可不是姓郑的老伯,而是郑国国君的称呼,他的弟弟叫共叔段,从文章名字我们是看不出这两个人的关系的,因为当此之时,兄弟二人已无情分,一个是君,一个是谋夺君位的贼。

郑伯即郑庄公,名叫姬寤生,寤生的意思就是难产,他的母亲武姜生他的时候遭了很多罪,九死一生,被吓坏了,从此非常不喜欢他。从庄公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有多不喜欢,有哪个母亲会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呢?在今天翻译过来那就叫郑难产或者郑逆生,够难听了。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儿子共叔段,这次比较顺利,她很喜欢这个儿子,在通常执行长子即位的古代,她屡次请求丈夫郑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武公不听,后来庄公成功即位,她又为小儿子争取最好的、最有利于夺位的封地,以期里应外合,成功夺位。大臣们多次劝谏庄公除掉共叔段,庄公不行动,然后说了这句千古名句“多行不义必自毙”,诱使母、弟野心膨胀,他则看准时机,一击而成。事后,庄公拿出母亲与共叔段的往来书信,对她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史书上多认为庄公虚伪狡诈,阴险毒辣,他了解母亲和弟弟的心思,不但不加遏制,反而养其骄,纵其欲,诱其恶,终至自我毁灭,母子兄弟情断。古代强调教养之责在父在兄,我们今天也不去评判武姜作为一个母亲的失职和愚昧。

但是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是很难过的,庄公不是一出生就是庄公,他一开始只是一个被叫做难产的小男孩,他的母亲不喜欢他,对他冷淡疏离,他没有母亲的陪伴关爱孤独长大。后来他有了一个小弟弟,他看到母亲对着这个小弟弟笑得很开心,所以他也试着去靠近这个弟弟,拉着弟弟肉乎乎的小手,以为这会是他的小玩伴,母亲告诉他,要对弟弟好,他认真听了,只要母亲开心就好,只要他还是一个有母亲的孩子就好。

我们无从得知当他知道母亲让父亲废掉他太子之位而改立弟弟时候的心情,但那多半是心寒多过恐惧吧。艰难即位后,母亲更多次为弟弟索取要害之地,不断扩大势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多年的冷暖亲疏,母亲已不是母亲,弟弟也早就不是弟弟了。我们又能期待一个怎样的庄公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说这句话的是郑庄公,已经不是那个叫寤生的男孩了,帝王之心,本就该坚硬如铁!

而恨,不过是爱而不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说这句话的也不过是一个眼含凄怆的儿子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人心事一一教训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