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的二个成长法则

最近读了古典老师的《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一书,文中分享了很多关于成长的心得,我选取了两个很有意思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法则写了下来。 它们分别是:二八的三次方法则和七二一法则。

二八法则的三次方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古典老师说,二八原则最基础的用法就是“在一件事中做20%最重要的”。


古典老师的二个成长法则_第1张图片
图为本人临摹


比如一个优秀的写作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广泛读书,既要读英文书,也要读中文书;既要读文艺作品,也要读知识性著作。读书的同时要思考并梳理出作者的思路和结构记录下来;还要积累优秀的措词用句及丰富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观察多分析的习惯,遇事问个“为什么”。最后就是多写,把所学的运用起来。

按照传统的优秀学生会先用20%时间先写,余下的80%时间再用来完成剩下的20%。

或者可以各花20%的时间把每一项提高到80分,这样他同样花了100%的时间,收获的是5个80分,也就是400分。

那么,你觉得到底是投入100%收获100好,还是投入100%收获400好呢?

二八原则真正的顶级用法是:二八三次方原则。

古典老师之所以能看那么多书、做那么多事、写那么多文章,而且,每次讲课还有新东西。其实,他就是用二八原则的三次方做到的。

他在文中讲了,比如他想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就是先询问三个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列出几个问题,找他们要答案,然后让他们推荐几本相关书籍。然后他不会马上买书回来,而是上豆瓣搜一下它们的评分,把排前三名和后三名的浏览一遍。这时候两派思想都有了了解。再继续浏览有一些观点会被重复提及,那这些观点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最核心的观点。还有一些观点良莠不齐,听上去各有优点、缺点,这些东西你可以记录下来,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把这些想法和对于观点不同的说法,丢给那些专业人士。就可以用最少最快的效率了解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大概了。

然后我想到萧秋水老师也提到一个观念。如果我们无法出去行走又想了想世界怎么样。我们就可以用古典老师的方法把相关的报纸,媒体浏览一遍。很多事情只需要你把题目看一遍就会知道事情的大概。

其实细看一下你身边会聊天的人也是这样,有些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他好像什么都懂,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大到国家政治,小到柴米油盐,他好像都懂。其实他也只是涉猎比较广而已。

多涉猎并没有错,这样你才总能找到二八里面重要的地方,不然你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个东西。

七二一法则

你大概需要花70%的时间练,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10%的时间自己去学习。也就是说,如果你花了1小时去学某样东西,那么你可能需要花2小时去跟别人交流、讨论这件事情,还要花7小时独自练习。


古典老师的二个成长法则_第2张图片
图为本人临摹

比如之前弗兰克的读书笔记投稿群就是采取了这个模式。

当时我们讨论的是《学会学习》。我们几个人是先读这本书,根据老师的讲课内容写出自己读书笔记后进群讨论,最后再修改这篇文章。

只是很少人理解弗兰克老师的良苦用心,也就没有积极参加进去。我虽然当时也参加了前面环节只是没有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也就没能很好,很熟练的写出读书笔记。

其实很多东西都必须运用这个七二一法则,才能成长的更好。

比如美美给大家的品牌定位梳理,也是先听课,根据听课内容做出梳理,再与美美探讨,然后定位后你就需要根据定位内容运用。这样你和你的品牌才会逐渐成长。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还有张大哥的演讲群也有此目的。你只有运用起来,才会成长为合格的演讲员,演讲达人……。

如果在成长中我们能够将这两个法则运用起来,一定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成长起来定会更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典老师的二个成长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