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城市没有livehouse,那么这个城市的年轻人是不幸的。
当一个城市有了livehouse,那么这个城市的年轻人是疯狂的。
年轻人要追求他们的自由,释放自我,每次演出开场前几分钟,一般都会有一个身材魁梧或者嗓门亮堂的小伙子带着全场人一起喊牛逼。节奏大概是这样的: X~X, 牛逼! 喊了四五次以后一般会歇一会或者换另一个人接着喊。如果乐队名字是三个字的,大概是:XX~X,牛逼。。。。
嗯,气氛起来了没有不喊的,我也喊过。
从历来的演出现场看,这样调动氛围的方式也许是没错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喜欢同样的乐队,热爱着同样的生活和追求,在不大的场地里,宣泄着我们最狂热的力量。
可是,“牛逼”这两个字,真的合适吗?
试想一下一个你喜欢的乐队,你的播放器列表里全是他们的歌,在夜深人静的阳台你会听,艳阳高照的晴天里你也会听,每一首歌的评论里都会有你的身影,你会在里面分享自己的故事,也会回复别人的评论给他人打气加油,你觉得摇滚乐给了你向上的态度,对生活的追求,热泪盈眶的故事就不说了,你说这是一生的热爱。
然后,你来到最喜欢的乐队的现场了,一句“牛逼”就把以上所有的所有都概括了?你还心甘情愿的在喊嘛?
这两个字在普通人看来确实是一个赞扬的词,放在演出者本身,自己和乐队辛辛苦苦排练了这么久,每一首歌,每一个鼓点,音符,都是心血,是多少个日日夜夜换来的,他们希望的,是越来越多的听众认同他们的音乐,或者给他们反馈,在现场和他们互动,合唱,配合他们把每一次演出做到完美,而简简单单的一句“牛逼”,这种毫无实质意义的赞扬,在我看来完全不会让任何乐队提起兴趣,他们早就听够了。
换一个角度,从“歌迷”的角度出发,他们喊的“牛逼”并非发自内心吧,多少人是看见别人喊自己也跟着喊,说的更直白一点,有些人来看演出就是凑个热闹装个X, 记得夏天看贰佰演出的时候,前面一个兄弟,一直嚷嚷着怎么还不唱玫瑰,无聊死了,全场演出除了狗日的青春和玫瑰其他时间一直在玩手机发微信,录个模糊不清熙熙攘攘的全是歌迷后脑勺的小视频发个朋友圈,我瞥了一眼他发给别人的微信:等会再聊吧,我现在看演唱会呢。
。。。。。
一个livehouse的演出被说成演唱会,我该怎么评价?如此强大的优越感要秀给谁看?
贰佰有一首口琴曲叫做《十年青春换绝症》,其中有人评论道:你说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
现在,你问我真正的歌迷是什么样的,我说我也不知道。
前几天李志老师发的微博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一个在独立音乐圈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每年被大大小小的演出,音乐节,巡演,跨年填的满满当当的人,还是不厌其烦地认认真真说这件事情,作为歌迷的你,下次演出该怎么办懂了吗?
鲁迅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摇滚乐经历了波折中的成长,从最初被主流音乐摒弃到走入属于自己的时代,这中间夹杂了的故事,太多的意外。多少优秀的乐队曾一举成名,而后又又被时代所抛弃,又有多少乐队还在默默努力,等待着更大的舞台。
这么多的来之不易,作为歌迷,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牛逼的不是这样或那样,也不是振聋发聩的呐喊,而是期待着中国摇滚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