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词集 | 贺铸《菩萨蛮》(又名《城里钟》)

厌厌别酒商歌送。萧萧凉叶秋声动。

小泊画桥东。孤舟月满篷。


高城遮短梦。衾藉馀香拥。

多谢五更风,犹闻城里钟。

“​厌厌别酒商歌送。萧萧凉叶秋声动。”别酒,是离别的酒。商歌,是音调悲切的歌。在离歌声中把酒送别,心情颓然而低迷。就像这天气,草叶随秋风摇落,万物似乎都悉悉索索地迎接着秋天的到来了。

“送”和“动”这两个字都用得极好。一阕离歌,酒入喉,亦人离乡,很有几分不得不放手的疼痛感。“秋声”指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接一个“动”字,恰是各种动物植物为适应季节变化而纷纷应声而动的感觉,非常形象。

而用“厌厌”来形容送别的气氛和情绪,不仅呼应“萧萧”二字的冷落凄清感,更渲染出一种特别低迷、倦怠的感觉。想是此般送别也已发生多次了吧。

然后是从旅客的角度写的。送别之后,船并未走远,而是暂泊于桥东。

夜已深,明月照亮这一叶孤舟,还有孤舟中的独行客。“孤舟月满篷”,这一句写得特别好看。那番画面是如此强烈鲜明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船篷里只有满满的月光,却没有亲人。

抬望眼,高高的城墙把什么都遮住了。“短梦”许是在说相见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吧。分别后的人儿,也只能守着空床(衾指被子,藉指衬垫,念[ jiè ]),嗅那拥抱后的余香。

最后一句“多谢五更风,犹闻城里钟。”十分的口语化。彻夜思念,转眼天明。感谢五更时候吹过的那一阵风,把城里的钟声远远送来。听着同一座城的钟声,是否感觉自己从未离开,和心上人接近了些呢?

“共饮长江水”,共闻城里钟。普天下的有情人,那小小的可怜的愿望,总也相似。

我觉得这首词相当能反映贺铸遣词造句的能力。

但要说这首词有多好,我其实并不觉得。虽然个别字词着实精炼,但整体念起来并不十分流畅。这种音韵上的“涩”的感觉,一方面没有带来太多美感,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不太容易背熟。

而从词的意境来说,我又觉得它有些单薄。好的诗词,一个一个字出来,先是令人震撼、过目难忘,随后细细品来则余音不绝、回味无穷。而贺铸的这首词,情感上的冲击力似乎弱了些,回味也不够持久。

有一首诗,和这首《鹧鹄天》有很相似的情境,却意味深远许多,也更叫人动情。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词集 | 贺铸《菩萨蛮》(又名《城里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