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岛的豪气,帆船酒店黄金的堆砌,硬生生的视觉冲击感有如大哥脖子上的大金链,都给人一种奢华有余品味不足的感觉。中东土豪大概是迪拜,而在迪拜之外,藏在背后不土的豪是阿布扎比。
能辟出一个岛屿作艺术文化中心,能从世界各地租借满屋的珍贵藏品,能让现世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打造场馆。是对艺术与美的追求展现,也是种更不动声色的财富的炫耀。
开放仅三个多月的阿布扎比卢浮宫,我去了这儿,
详细记录和海量第一手图片,目测是中文全网第一篇。
早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尚未开放时,就出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说艺术不应沾染铜臭沦为消费品。然而传说美术馆耗资10亿美元打造,入场门票仅仅60个迪拉姆(不到人民币120元),怎么也不像一门赚钱生意,更像显示财力和造福民众而建。
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大的艺术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规模还是远不及世界的一些大型博物馆(比如巴黎的卢浮宫),12个展区共一层楼外加一个儿童美术馆,大概与欧洲的中型博物馆/美术馆相似。展品加建筑大概3小时左右可以看完。参观体验恰好在一个满足但不累的程度上。
-建筑之美
我并不太懂建筑专业领域,得知建筑师是让·努埃尔(Jean Nouvel)后,懂得多些的学弟露出了惊愕的表情。这位法国建筑师是建筑业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为阿布扎比造出了一座漂浮的海上的博物馆之城。直径180米的圆形穹顶和大量白色的运用,据说灵感和内部环保排水的设计源于阿联酋的传统建筑。穹顶以星形的钢材拼接:「在八个重叠的层面上以多种尺寸和角度重复排布,使射入的每一束光线都必先经过八个层次的过滤」,阳光从上方投下,形成光雨(Rain of Light)的效果。
网上对建筑的溢美之词大多集中在穹顶,但我从馆内来到中庭赶一场日落,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光雨,而是从远方直入的斜阳暮色,白色建筑与海洋融为一体,简洁的几何块漂浮在海面上,四面八方的不同角度都带来宁静而禅意绵绵的感觉。唯有惊艳二字。
这里让我有点想起了日本的直岛。不知道看建筑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十几年前的作品美观却感觉得到过去的年代感,有的标新立异充斥未来的概念。而这是属于当下的精致,建筑、光影、海洋,现代却没有过分的前卫感。意识到是从8年前就开始设计建造的作品,更加为建筑师的才华所动。
中庭还有来自装置艺术家Jenny Holzer的石墙和Giuseppe Penone的青铜树,没有拍下来。
-别致的展示方式
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是按时间和地域的线性展示,比如某一地区从古到今的历史。而这里的展示方式是专题性质,用文物表达一个主题。例如1号展区「The First Villages」讲述在人类文明在各地的起源。3号展区「Civilizations and Empires」展示世界各地的皇室和宫廷用品,4号展区「Universal Religions」探讨不同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偶像崇拜。
大多博物馆会集中展示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各种文物展品,而这里会把东方的佛像与古希腊的雕像放在一起,告诉你两处面部细微表情的共同之处,相距甚远的文明是如何受到同一种风格的影响。模糊了时间和地区的界限,非常有趣,也很寓教于乐老少皆宜。
一个亮点是馆内多媒体的展示方式,不少展品旁有电子屏,可以翻转,缩放,从各种角度查看细节。
馆内全然没有对其他宗教和文化的避讳。然而毕竟是中东,展出的雕像和画作人物大多衣冠整齐,颇为保守,古希腊人体雕像的重要部位都有石雕的树叶遮挡,大概是挑选展品的时候有意为之,笑。
-丰富藏品
阿布扎比与巴黎卢浮宫签订了30年的协议,购买品牌名称、租借展品以及排他(即不准在中东其他地区再造同类)。大量藏品来自卢浮宫和其他美术馆,欧洲油画的展厅几乎全是来自巴黎奥赛美术馆,重量级的大作很多。不过也有不少自身购买来的永久馆藏。大多数世界上能叫出名字的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在这里看到一两件。
挂着卢浮宫的大名,绘画区基本是搬了小半个欧洲来,拍卖到4.5亿美元的世界最贵名画「救世主」也即将进驻于此,不过我去的时候还没有展出。
-小彩蛋
如果前往的话,一定不要错过体验一下美术馆的洗手间,乍一看是个摩登的化妆室,完全找不到厕所和洗手池在哪里(听说男女洗手间都是这样),真是我去过最有意思的洗手间了。
诚然,相比中东北非遍布的天然文物古迹,阿布扎比卢浮宫更像一个纯粹的「人造作品」,建筑,展品和陈列方式都被精心布置,保护完好,充满着设计的痕迹。在这里度过的时光非常愉悦,在我看过的世界近百博物馆中也排在前列。
能造出两座精品酒店夹着的奢侈品商场,像3D效果图一样美的水边天际线,也能在中东再造一个小卢浮宫。财富的展现方式有很多种,而阿布扎比选择用极其愉悦的美学感官与高雅的品味表达出来。
总之还是一句话:
有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