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圣诞纽约,DAY2明知天下雨,偏向曼岛行;最终,豪迈不再,留下一滩狼狈和郁闷

2013-12-23

明知天下雨,偏向曼岛行;最终,豪迈不再,留下一滩狼狈和郁闷。

从酒店出来三五步就到Newport的PATH(Port Authority Transport-Hudson)站,外观看起来还挺不错的。进站后走过一条长长的装饰了很多以海底动物为主题的马赛克画的地下隧道来到站台上,感觉比较低矮,想来是因为整个地下隧道挖的不深造成的吧。PATH的前身是哈德逊和曼哈顿铁路公司,早在1874年就计划修建,因技术和事故原因停工,直到1907才开通,但也仅比曼哈顿的第一条商用地铁晚了三年。后来在50年代,哈曼破产(私人公司想通过公共交通挣钱真的很难啊),但是这个地铁却不能停啊,那么多新泽西人得到纽约上班呀。经过博弈,最终新泽西、纽约和纽约新泽西港务局三方达成协议,同意由港务局来接盘,继续运营。就此,港务局获得了哈曼公司,把原来的哈德逊终点站上面两栋22层楼拆掉,用来修建世界贸易中心,至今,无论是世贸中心倒塌的南塔和北塔还是新修的1号楼都仍是港务局的产业。世贸PATH站就在世贸大楼地下,911事件中悲催的被倒塌的双塔埋在了最下面。

从略显破旧的世贸PATH站出来找到地铁站口,走进去,扑面而来一股难闻的气味。纽约的地铁站基本都是敞口朝天,既没有盖上一个亭子,也没个台阶挡水,所以,下雨时雨水连漂带灌就进了站里,很潮湿,很多地方显得很陈旧甚至肮脏。

加了7天不限次数的账号到地铁磁卡后,我们又出发了,目标:自然史博物馆。

地铁站进水了,大概脑子也进水了,本应在81街出来,结果在72街就兴冲冲的跑出来。一看,倒是挺漂亮的——右边是中央公园,左边是高楼大厦。听说过,也见过(照片、电影)无数次这个地方,所以站在这儿时感觉挺亲切的。人人都说中央公园是纽约的绿肺,都市中的绿洲,我看某种意义上,公园周边的高楼是因公园而起的。公园并非在浪费土地,它把本来在公园范围内的土地的价值延伸公园的周边了。

雨下得恰到“坏”处,大到刚好让你犹豫要不要费劲冒着雨去一件一件把四个人的帽子手套围巾翻出再拿出雨衣给所有人穿上,而当你决定不麻这个烦但最后一定后悔的程度。走在第8大道上,时不时从旁边的铁篦中传出地铁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然后轰然而起一股潮气。当时挖地铁,应该是明沟挖的,能少挖一点当然没有必要多挖,而这公园边上的地段当然属于少挖的情况,隧道跟地面就只隔了层皮。走啊走啊走,在淋得半干不湿的时候,终于到了77街。一看傻眼了,排队的长蛇已经从大门爬到77街并拐了弯。愣什么神,穿雨衣吧。等到雨衣也完全淋湿了,我们进了门。在雄伟的大厅里,挤满了人头,我当时想,如果大厅里那只庞然大恐龙是活的,它那几乎顶着天的小脑袋,一定想不通这些做布朗运动的“蚂蚁们”为什么能够挤到这样的密度。

给了10刀赞助费(对自然史和大都会,由于租用了公共场所,在租约中有对公免费的条款,目前他们和离任政府穿一条裤子正在和公众博弈,或许很快就要全收费了)我们进去了,老实说,对这个博物馆的印象比较一般。没完没了的各洲哺乳动物标本占了相当多的面积,那些羊啊牛啊熊啊狼啊什么的,如果没看过也还不错,但是也实在是太多了,每个洲都有许多跟其它洲类似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的“Clone”,感觉有点凑数的嫌疑;然后就是恐龙,让我产生严重的泛滥印象,毫无特别之处,伟大的恐龙啊,统治地球这么久,几千万年后还能发挥余热养活这么多博物馆。这个馆生物进化的展示除了恐龙和人,没有太多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展示;对于地质方面内容有所展示,但是很薄弱;对于宇宙史是通过放电影短片来讲述,短片本身不错,但是还是太少。

老实说,该馆也有一些比较成功之处,比如那个鲸的原物大小模型的展馆,非常有设计感,躺在地上向上看,挺惬意的。个人觉得一些跟文化相关的展览(只看了东亚部分)其实相当不错,但这本不是该馆主体范围内的东西。

另外,该博物馆的电梯、楼梯、厕所的设置很不友好。

背着包括雨衣雪衣在内的一大堆冬季装备,在人潮中晃荡了一整天,离开了博物馆,又在凄风冷雨中寻找传说中的“西安名吃”。好在这家不提供服务的餐馆不仅提供了相当正宗的西安小吃,而且让人回忆起大学时教师宿舍区外那些凉皮摊——也提供了“不提供服务”。妞们很喜欢肉夹馍,她们说这是Chinese Hamburger,天啊,文化就这样随时间和距离渐行渐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3圣诞纽约,DAY2明知天下雨,偏向曼岛行;最终,豪迈不再,留下一滩狼狈和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