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时不时地思考接下来的人生方向问题。
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的印象中,你一直是一个很有方向感,目标很明确的人,怎么?也会怀疑自己吗?
是的,任何一个没有完全丧失反思和自省能力的人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又一次迷茫和手足无措。即使旁人眼里的我四平八稳,不慌不乱,我自己感受到的内心却犹如火山喷发前的各种岩浆暗涌。
不停地根据现实的反馈,琢磨接下来该不该调整策略或者改变方向。小心翼翼地平衡着,生怕一个不小心让之前拿到手里的好牌瞬间打烂。没有人的坚持是一条直线,没有任何丛生的杂草。没有人的坚持是从来不经历迷茫和再次确定。
我们作为群体当中新生的个体,环境和未来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没有别人脚印的自己的路。犹豫很正常,迷茫很正常,甚至往回走也非常正常。
记得小的时候看采访和报道,大大小小的牛人都会首先被列出金光闪闪的辉煌履历,然后他们以一种傲视群雄的态度,自信满满地说:“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并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坚持,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我热爱我现在做的事情。”这个调调你们听着是不是好熟悉?好亲切?是就对了。
相信你们也跟我一样,每每听到这儿,心里总会莫名地波涛汹涌,然后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同时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紧接着赶紧刷题或看书,越做越燃烧,越看越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个NO. 巅峰,直到碰到了一个,两个,三个……解不出的题,看不懂的内容。每每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条路,接下来越发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差异。因为那些牛人都是坚持目标不动摇的啊。
是的,我们从小被灌输太多包装过的别人家的某某。以至于我们认为,牛人是从小就很牛的,在我等普通人还穿着开裆裤玩泥巴的时候,他们强烈的第六感就指引他们以后要干什么了。在我等因为几道题犹豫这条路好不好走,要不要换条路的时候,他们钻牛角尖钻得不亦乐乎不带迟疑的。在我等接二连三遭遇挫折想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头上的信念光环一直坚定,强度半点不带减弱地让他们最终攀上科学高峰。
所以随着慢慢长大,解不来的题越多,看不懂的书越多,我们就越怀疑自己是不是傻,是不是没天分,是不是就该老老实实过普通人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然后我们就接受了我们跟牛人之间从出生之日起就存在的鸿沟,自己拿最后一盆水泼灭了奄奄一息的火苗。
可事实呢?
当我也成为了被争相传颂和用来教育小孩的例子后,我想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说一句实话,不要说以前,哪怕是现在,我也无时无刻不在迷茫,怀疑和犹豫。我所有别人看起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都是我往前走了好几步又往后退了好几步,反复确认是自己想走的之后再往前的。
哪有什么毫不迷茫的坚持。坚持之所以能坚持,正因为它抗住了你自己不断的自我质疑和修正啊。如果因为害怕怀疑了就不能坚持,恰恰说明你现在坚持的东西经不起推敲。你自己的潜意识里甚至都不敢自己去否定自己,然后找到理由去支持或反驳自己。当受到外界质疑的时候,你不去想他们的质疑有道理在哪儿,没有道理在哪儿,反而像护犊子一样护着自己那不堪一击的坚持,觉得像保护了历史遗物。我只能说,这样的你,内心太脆弱。一个不敢把自己的信念打碎的人,也不会收获更坚定的信念。
我从来都不是特别坚定的人。我科研不是因为我心中有个声音冥冥之中引导着我,而是我想花这几年时间去试试看,看看我适不适合做这个。我会想,如果我投入了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仍然一无所获,我还是会选这条路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才会去做。因为这样的我没有特别强烈的功利心,我做只是因为我想,我喜欢,我想去证实或者证否。
很多人读研或读博的时候想到的都是最好的结果,拿到名校的学位,发了顶级的期刊,拿到留校的资格等等。于是他们卯足了劲往前。但是生活不是单口相声,你怎么想象它就怎么来。最好的往往挂在远处遥不可及,近处的是实验做不完,文章发不了,导师不让毕业,于是出现了好多怨妇式的高知群体吐槽。是啊,怎么能不怨妇呢,明明奔着的是最好的生活,没曾想却是卡在了坑里出不来。于是很多人纷纷转行并留下醒世名言,我的激情是被坏导师坏学校坏制度给毁了的。这个世界欠我一个公道。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耽误了你三五年就能够耽误你一生的呢?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导师不好,换一个。项目不好,换一个。就连制度不好,你都可以换一个国家。扼杀可能性的,选择现在生活的恰恰是你们自己。不客气地说一句,你们经历的就是自然选择。越往上越艰难,你逃跑了,但是有人通过种种方式留下来了。你被这个圈子淘汰了。
但被某个圈子淘汰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好。一方面至少证明了你不适合这个圈子。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觉得你被淘汰是这个圈子的问题,那么请用更加有力的行动证明给淘汰你的人们看,你无比适合。
而不管哪一种选择,我们的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无数次辗转反侧,问自己,这么难,真的要接受吗?或者这么难,我还要不要坚持?
经历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用新接收到的信息不断地补充自己原先的认知,对某个行业,也对自己。然后根据自我的心理反馈在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决定,接下来是迎接挑战还是退而求其次。
那些中途选择其他路的,是因为根据新搜集的信息发现这条路并不适合自己。而那些一直走某条路的,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怀疑,不会迷茫,而是他们怀疑了,迷茫了,不停的自我反思之后觉得下一步还在可以承受范围内。
想起当年我也傻兮兮地问过老师,你为什么对什么东西都好像很坚定,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他看了我一眼,笑了,不是的,我也一直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我也不是很确定接下来要做什么,会做什么。那位老师是圈子里的牛人,年龄差不多50了。如果换做几年前,我可能会觉得那位老师是在客套,不想伤了我的求知热情。但现在,我无比相信,这就是他的真心话。
人这一生,学习到30岁,工作到60岁。事业占据了至少一半的生命时长。如果只是因为30年前的一个想法就傻傻地坚持,不管不顾中间出现的任何警告,真的就只是傻了。我们之所以是高等的动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学习,完善认知。所以十年后的我们回过头去看十年前的自己,才会做出和以前不一样的决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提升呢。
“我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
“没关系。”
“我担心选了这条路效率不如那条路高……”
“没关系。”
“我觉得我不适合这个,要转行……”
“没关系。”
“那什么有关系?”
“把花在纠结的原地踏步的时间花在往前走和验证上。”
是的,谁的坚持不迷茫?不要因为迷茫迷失了初心,也不要因为坚持而坚持。当你知道证否也是一种证实,替你剔除了一个不合适选项之后,你就能静下心来用行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