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纪念杨先生,却没人知道她的遗言

昨日,杨绛先生辞世。有关记者从《杨绛全集》的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解到,杨绛从前就曾对责任编辑胡真才说过,如果去世,则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人文社亦透露,杨绛生前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所有人都在纪念杨先生,却没人知道她的遗言_第1张图片

1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昨天,我听闻杨先生去世了。

为了确认消息的真实程度,我打开百度搜索了有关这一消息的全部内容。

但映入眼帘的,却只有出奇的愤怒与失望。

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开始播报这一新闻,但所有的媒体大号,却只是把杨先生当作了新闻。

”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有关杨绛你不得不知的一百条语录“..........

诸如此类的标题,举不胜举,浮夸的语调,烂俗的内容,却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潮。

再打开朋友圈,不出意料,所有的内容都被”悼念杨先生“所刷屏。

说这些,倒不是因为我反对纪念杨先生的逝世,而是这次”缅怀“的背后,充斥着荒诞与浮夸。

我打开对话窗,问那位刷屏刷的最多的好友,你知道谁是杨绛吗?

对方想都没带想,立马回复了句:她是钱钟书的夫人啊。

我继续问,你有读过杨绛的书吗?

对方哑言。许久,告诉我他读过杨绛的《一百岁感言》。

愣神许久,我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杨绛,本名杨季康,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代表散文随笔《我们仨》,小说《干校六记》,《洗澡》“——摘自百度百科

当时我心里在想,为什么所有人在悼念之前,连先生究竟是谁,有过哪些代表作品都不肯搜索一下?杨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没错,但除此之外,她更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一名顶尖的翻译家,而不是”钱钟书的妻子“这么简单。

至于朋友所说的那份《一百岁感言》,更是莫名其妙的东西,事实上,杨先生从未写过这篇感言。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 到最后才发现 /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 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 / 到最后才知道 / 世界是自己的 / 与他人毫无关系! / “——《一百岁感言》

这首“诗”里,通篇只有一句话,是杨先生曾说过的,那就是“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其余的内容,皆为网友所写,与杨先生毫无关联。

就是这样一群对杨先生毫无了解的人,昨天却进行了大规模的“缅怀”与“追悼”,言语中洋溢着的满是“悲痛”之情,在朋友圈刷完一屏又一屏的蜡烛后,却又重新打开电视剧看了起来。

至于公众大号们,更是不愿错过这个热点,变着花样的开始“解读”,“评价”着杨绛,说句难听点的话,这些人为了点击率与浏览量,连对他人最起码都尊重也没了。

所有人都在纪念杨先生,可没人知道杨先生的遗言是:

“请于我火化后,再发讣告”

连先生遗言都不尊重的人,却扮演着最“爱戴”先生的人。

这一切,难道不荒唐吗?

所有人都在纪念杨先生,却没人知道她的遗言_第2张图片

2

最大的善意,就是尊重

中国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只有等一个人去世后,才愿意为他“封神”。

乔布斯去世前,无人关注,一去世所有的人一夜间都变成了他的粉丝,《乔布斯传》一夜间火爆全球。

姚贝娜去世前,无人问津,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她只不过是”中国好声音“中的一个学员,可去世后却迎来了数以万计的人追捧。

张国荣去世前,漫天的非议始终就没消失过,但人走后,一批又一批的人,成为了他的”粉丝“,嘴里还一直呼唤着”荣哥哥“

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

直到昨天,我才明白了一点:人们之所以会大面积的”哀悼“,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迎合这个时代”

无论是乔帮主,还是姚贝娜,迈克尔杰逊,张国荣...他们的去世,往往都会带动一段时间的新闻风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名人效应”,面对这种“名人效应”,大部分的第一反应,就是跟风,甚至是盲目的跟风。

就像是今年流行红色,大家都穿了红色,明年流行牛仔裤,于是大家都脱下了运动裤一样,大众的跟风,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一句“迎合潮流,不要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就是大部分人内心所想的内容。

最后的乱象就是媒体逮住机会就炒作事件,引导新闻潮流,公众看到新闻潮流,就进行跟风,也不去思考究竟谁对谁错。

可是,大多数人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盲目的跟风,最后伤害的,确实处于事件中心的当事人。

我想无论是杨先生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会希望自己在去世后,还被人炒作,营销,作为牟利的手段。

杨先生曾说过:“你的问题就是书读得太少,而想的太多”

当时我还没明白这句话的深意究竟在哪,可今天看来,却像是对一些人的嘲讽与鄙夷。

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着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逻辑。所谓潮流,其根本也不过是新出现的事物而已,面对这些,我们最该做的,不该是“随大流”,而是应该去理解,感悟这些事物最终的本质,而书本,就是我们在探索潮流路上,必备的工具。

今天杨绛去世了,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第一反应都应该是尊重她,而不是借此营销。

先生一生为人低调,死后也叮嘱“一定要在火化后再发讣告”

所以,如果你真的尊重杨先生,不妨关掉你的朋友圈,多去读读,那些她曾为我们留下的思想与见解。

对于生命,我们最大的缅怀,其实就是尊重。

对于潮流,我们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独立思考。


所有人都在纪念杨先生,却没人知道她的遗言_第3张图片
3

最后,送大家一段杨先生的译文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人都在纪念杨先生,却没人知道她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