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余华一贯的笔触,犀利、冷酷、绝望,也书写一些温情,带点希望。小说写于2013年,不是那么年代久远,全书却充满沧桑感和时代感。也许时间太快,世界的变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书中的那个承载人类生命的世界,压抑、沉重、缺乏道德伦常。这个年代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让人如此绝望,不得而知,故不多做评判。我只想掀开这些黑暗,去触碰书中带给我震撼的两个故事。
01
杨力的养父,杨金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从二十一岁开始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被捡回来的儿子身上,尽管他年轻、善良,前途光明,却还是心甘情愿的在他的人生轨道上岔了道。
他也曾在25岁之时有过犹豫,无论生理还是心理,这个男人都需要一个女人。经过很久的思想斗争,他将四岁的杨力放在孤儿院门口,黯然离去。
可是仅过了一个晚上,他再也经不住内心的煎熬,直奔孤儿院门口。当他看到身上盖着树叶的儿子时,又哭又笑。杨金彪就这么给自己的人生定了性:终生不娶,从此之后,他只是一个单身父亲。
在漫长的岁月中,杨金彪始终认为孩子是被遗弃的。正是这个想法,让他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对杨力充满怜爱。他的出生已经如此凄惨,他实在不能让小小的孩子再次遭受遗弃之苦。
就算杨金彪用一生去弥补当初遗弃孩子的瞬间,却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关。生命垂危之时,他不辞而别,只身去寻找杨力那个晚上睡过的那块石头。也许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和救赎。
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选择造就的。如果杨金彪没有选择抚养这个从天而降的孩子,他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有一个聪慧的老婆,生一个可爱的孩子,过平淡的一生。
可是杨力对他而言,是上天给予的礼物。因为有一个孩子了,所以理想中的“老婆孩子热炕头”,都可以不要。人总是要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杨金彪站在父亲的角度,选择了杨力,而将生命中本该存在的另外一个角色——妻子,拒之门外。
因为爱,杨金彪放弃了自己本该灿烂的一生。他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却还是在命运中随波逐流。尽管一生孤苦,死后变成没有归宿的一堆白骨,却从未后悔过。他唯一耿耿于怀的,只是将儿子放在孤儿院门口的那个瞬间。
02
任超和刘梅是一对年轻情侣,他们的生活困难到什么地步?没有东西吃。这简直是最令人绝望的贫困。
他们彼此相爱,却也总是争吵不断。任超甚至在刘梅提出要去酒吧做坐台小姐时出手打了她,也打了自己。但从这对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最简单纯粹的爱情。
这种爱情无关金钱,尽管是金钱让他们最终凄惨离世。任超一无所有,但他上进聪明,如果加点运气,他未尝不会带刘梅迈进新生活。而刘梅,因为爱他,所以就算自己追求者不断,还是一心一意跟着任超,在一场又一场悲哀的境地中擦干眼泪。
我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不会再有这样的爱情。甘愿住在地下室里不见天日,还是无怨无悔;甘愿卖掉自己的一颗肾,只为恋人能得到安息;人之将死,还是让别人帮忙,只为她能够圆满。
你能吗?你不能,我也不能。不知道是这个社会埋葬了爱情,还是爱情本就缥缈,经不得世事摧残。虽说文章源于生活,但却始终高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细节被余华以他一贯冷酷的笔调写出来,便多了些悲壮。
任超临死前的一幕,是我认为的全书高潮之一,至少我在这段描写中泣不成声。好的故事总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就像一个书中世界的旁观者,亲眼见证了这段悲惨爱情。
一个假的苹果手机和一颗被割掉的肾,完美诠释了任超对刘梅的感情。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呢?你在任何时候,对我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存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换你生生世世平安喜乐,笑靥如花。
就算我身处死无葬身之地,还是愿意一心一意,找寻你、救赎你。
03
生活真假难辨,每个人心中自有评判标准。我认为人的很多感情都不是必要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必要的感情中找出真实的。其他的,则不必太过理会。
如果是真实的,那于他/她而言,你必然是重要的。不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如果对方很轻易的放弃你,那一定说明你不是必须存在的。如书中所写,杨金彪不会放弃杨力,任超也没有放弃刘梅,因为在他们心中,眼前的人,是超越了其他一切的存在。
也许真正的乌托邦在余华书中描写的那个死无葬身之地,流水淙淙,微风轻拂,鸟语花香,欣欣向荣,人人生而平等。
在那个世界中,爱随处都在,不必费心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