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读书笔记 | 第21章

核心观点

非自然的东西,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收益大于风险,否则应该尽量避免。自然的东西,除非有证据证明其收益小于风险,否则应该尽量坚持。医源性损伤,一个很大的风险是,其副作用通常要很久才能体现。

一些实际案例

60后、70后很多人有四环素牙。是因为60、70年代,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流行四环素,十年后才发现,对儿童的牙齿会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损伤。

90年代有个针对帕金森症的开颅疗法,的确短期是有效的,但是手术过程非常痛苦、危险,且有其它对大脑的损伤,后来就不再提倡了。

以上都是一些医源性损伤的负面的案例,但是,也不能因为如此,就否定所有的医疗手段,哪怕是中性的。

小孩在4、5岁的时候,很多会长期咳嗽,无法自愈,长达数月。这时候,如果进行静脉注射,基本可以几周之内痊愈。这种情况就是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不够,需要借助外力。

自然分娩,对孕妇和孩子的死亡率是不低的,所以古代有生孩子对女人来说是去鬼门关走一遭的说法。但是现在有了剖腹产,基本杜绝了这两方面的死亡情况。当然,有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认为死掉的都是不合格的产品。但实际情况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不是简单的和动物看齐了。

手术麻醉剂也是,虽然的确造成了不少本不需要的额外的手术,但是总体拓展了人类对疾病治疗的途径,这点从世界各地人们的平局寿命的延长就可见一斑。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脆弱》读书笔记 |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