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肥猪 厨房里的我

   

沙滩上的肥猪 厨房里的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沙滩上的肥猪 厨房里的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周得知马家辉在知乎里有一场关于阅读的讲座,早早就期待着,哪知忙起来就错过了,幸好讲座是可以重听的,赶紧付费收听。

      大约是一年前的母亲节,马家辉在他的公众号里发了一段语音,大意是很多青春少女向他走来,告诉马叔叔说,“我妈妈是你的粉丝。”,我对马博士的普通话是有心理准备的。这次知乎里的讲座,前前后后听了五次,每次听到“往(网)友们”,“这是个啥(傻)问题”,我就会走神,心想台湾女婿,留美博士,近年又频频来内地讲课的马博士,还是满口港普,什么时候来一场粤语直播呢?好奇他的粤语,是否还能字正腔圆。

      冲着马家辉而来知乎,港普反而添了乐趣,甚至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觉得亲切。前几年,学着在网上买书,没有目标的时候,就会搜索一些眼熟的名字,马家辉的书应该就是这样搜出来的。早期买的是《对照记》。后来微博公众号也关注上了,印象中以为很“严肃”的作家,其实是一个爱穿黑色衣服,戴墨镜出镜的瘦弱大叔,这几年脸上的沧桑感越来越浓。写作是件苦活,写作之外,还有各地讲学,各种活动……比当红明星还累。明星还可以“退”出江湖,知识份子天生的“责任”感,一辈子都难舍江湖,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躲在厨房里听着马博士的精彩讲演,把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结果把家里人都吸引了过来,问,半夜三更,你听的是什么?谁在讲话?我连忙把声音调低。以前为了看书而不被人批评,厨房是我看书的好地方,网友还不能理解,书不是在书房的吗?可两年前,我自己都觉得一位没有出息的人,还看书是很不好意思的,因为没有成绩证明看书的“好处”,好在内心的不服气,打救了自己,活着如果连看书的自由都没有,活着的意义也不大。正因为自己的坚持,现在家里的书是可以到处放了,也可以随便看。

      “读书是很贫富悬殊的事,你读得越读,你越富有。”马家辉在知乎里,苦口婆心的劝说他的粉丝们,多买书,多看书,最好每周去去一趟书店……李敖的藏书量大家是知道的,李敖的朋友马家辉家里的藏书,也让人羡慕。他们都是富有的人。读书群里的书友们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估算着两万册以上的藏书,买书的钱,书架的钱,还有装得起各种书架的大房子,这些的标准大概就是土豪的标准了,当然不同地方的土豪,含金量又不一样。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每周的作业,并没有稿费,写不出来1000字,反而要被罚款。胡扯1000字我已经能够做到了,只是写马家辉蹭热点,不由得没底气,虽然口口声声自称是粉丝,实际我连自己都不怎么热爱,我这样的粉丝,也是不怎么用心的,马大叔的书没买齐,买了的书也是今天看了明天忘,所以,下笔之际,打开知乎重听讲座,还把《大叔》翻开,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壮胆。”,我以前看书,很少做笔记,今天抄几行字。“我在台湾大学读书,当文艺病发作到最浓烈的高潮时刻,喜欢一个人提起一个袋子和一本书,先搭大巴士,再转小火车,用上大约两个钟头来到富隆海滩,静静地,阅读。话说也就是在文艺病发作的某个下午,我如常来到福隆,躺下翻书,投进文学世界,读到眼睛累了,把书本搁在脸上,身子直直躺着,用一条大毛巾覆盖着自己,在太阳下沉沉睡去。”

    精彩在后面。“一头死去的肥猪,不知何故,不知何时,被玻璃浪推冲到滩上,在我呼呼大睡的时候,来到跟我接近的所在陪伴我睡了一觉,而我竟懵然不知。”可能我体力不好又晕车,所以从没有过这样的文艺时刻,或者我天生缺乏文艺气质。正当我在看着这一段,偷笑的时候,小朋友也被《沙滩上的肥猪》题目吸引了,他最近爱模仿,也拿来手机,要“写”文章,就是在抄,结果他随便翻翻,抄到了《在地狱里做大佬》的某段。还断断续续的夹带着错别字的读了起来,都到“第一件做的事便是追龙,”我没有解释追龙的意思,想起和《大叔》一起买回来的《小妹》,假如小屁孩喜欢,不如抄《小妹》。

沙滩上的肥猪 厨房里的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传中,请稍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滩上的肥猪 厨房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