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IEEE对配置项的定义为硬件、软件或二者兼有的集合,为配置管理指定的,在配置管理过程中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对待,可作为配置项管理的有:外部交付的软件产品和数据、指定得内部软件工作产品和数据、指定得用于创建或支持软件产品的支持工具、供方/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和客户提供的设备/软件。

典型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SCM)。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名称、标识符、文件状态、版本、作者和日期等。
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

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软件配置管理的三大库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_第1张图片
检查点: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

里程碑: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标志,不同类型的项目里程碑不同

基线: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基线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但相关交付成果要通过正式评审,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准和出发点。基线一旦建立后其变化需要受控制。

三大基线

①功能基线(定义基线)
它是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的时候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这就是功能基线。

②分配基线(需求基线)
也叫指派基线,它是指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③产品基线
他是指在软件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有关开发的软件产品的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

项目管理——变更控制

按照变更控制系统来管理变更,所谓变更管理的控制系统它是一套实现所确定的修改项目文件或者改变项目活动的时候应该遵循的程序。

如图所示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_第2张图片

项目管理——版本控制

控制版本其实就是软件配置项的版本控制,因为所有配置项在标识的剪短已经描述了版本以及日期的相关信息,那么随之项目的开展,这些配置项可能要修改,要发生变更,变更以后版本要升级,整个过程叫版本控制。

总的来说,配置项有三个状态,草稿状态、正式状态和修改状态。
那么整个版本控制的话,要明确一个版本的原则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_第3张图片

风险的分类

项目风险

①潜在的预算、进度、人员和组织、资源、用户和需求问题
②项目复杂性、规模和结构的不确定性

技术风险

①潜在的设计、实现、接口、测试和维护方面的问题
②规格说明的多义性、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技术陈旧、最新技术(不成熟)

商业风险

①市场风险:系统虽然很优秀但不是市场上真正所想要的
②策略风险:系统不再符合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
③销售风险:开发了销售部门不清楚如何推销的系统
④管理风险:由于重点转移或人员变动而失去上级支持
⑤预算风险:开发过程没有得到预算或人员的保证

软件过程改进-CMM

CMM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的等级认证标准。规定了软件研制和软件测试中的主要软件管理过程和工程过程的实践。主要用于评价软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_第4张图片
每个成熟度等级被分解成几个关键过程域,共18个关键域(KPA)

CMM把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由低到高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共5个级别,每个成熟度等级被分解成几个关键过程域,共18个关键过程区域。

初始级:无关键过程区域。

可重复级(项目级)包括6个关键过程区域: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需求管理;

已定义级包括7个关键过程区域:同行评审、组间协调、软件产品工程、集成软件管理、培训大纲、组织过程定义、组织过程集点;

已管理级(量化)包括2个关键过程区域:软件质量管理和定量(量化)过程管理;

优化级包括3个关键过程区域:过程更改管理、技术改革管理和缺陷预防。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三十二: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③——软件配置管理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学习笔记,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