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褒贬、别善恶的心灵画面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历经数百年的时光,就像一首流动的诗,充满了旋律和韵味。悠扬的琴韵之中,一招一式,浅唱低吟,韵味无穷。那一条条“寓褒贬、别善恶”线条,勾勒出一张张“心灵的画面”,使观众能目视其表,窥其心胸,直叫人恍惚了台上台下,戏里戏外。

京剧虽是北京的文化“特产”,但贵为国粹,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享誉海内外。而五颜六色、变化无穷、内涵丰富的京剧脸谱,更让世人为之心动。

京剧脸谱源于戏曲脸谱,而关于脸谱的起源,学术界却并无定论,至今流行着“面具说”“涂面说”“文身说”三种学说。

面具说

追根溯源,在远古的图腾时代,巫舞和舞蹈是宗教或民间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起舞者常常会带着面具,以示对原始力量的崇拜。

到汉代出现了“百戏”,据《汉文帝篡要》记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

在这一盛大的民间表演中,起舞者通过面具装扮成动物的形式被广泛使用。

晚唐《乐府杂录》中记载:“戏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帝,有胆勇,善斗战,以颜貌无威,每人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而这里的“代面”指的就是面具。

戏曲理论家齐如山认为:“效仿北齐兰陵王、宋狄五襄之面具,将历史中极有名或性情极特别之人,设法绘于面具之上,用口衔而戴之……后来演员亦须念唱,则面具不能再用。又改将各种面式于面上,是为脸谱之初步。后来越演越繁,图面之人越来越多,于是勾脸不得不有谱矣。”表明戏剧脸谱最早是效仿兰陵王将各种形象绘于面具之上。

“面具说”是影响较大的学说之一,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

涂面说

涂面化妆与脸谱有何渊源?至今也说法不一。

唐朝时期,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盛行以滑稽问答为主的“参军戏”,其中一个演员戴着幞头、穿着绿衣服,叫做“参军”;另外一个梳着“苍鹘”。这两个角色在表演中以粉涂面,夸大眼睛、眉毛、鼻子、嘴的形状和部位,并通过面部表情变化表达角色的喜怒哀乐。此后,涂面化妆逐渐活跃在戏曲演出中,成为一种新的装扮手法。宋金时期,涂面化妆成为主流。

因此,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对“脸谱”的定义是:“脸谱是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涂面是同面具并行发展的化妆艺术。”

文身说

对于文身说,著名戏剧史研究专家董每戡先生认为:“谁都知道,‘脸谱’有它自己的前史,非某一个艺人‘异想天开’地忽地创造出来的……溯远源,一向都认为系由古代‘文身’的习俗,我对这并没有独创的意见。”

虽然脸谱的来源众说纷纭,但上述三种学说并不矛盾。面具说着眼于造型和图案,涂面说着眼于脸谱的技法与手段,文身说则着眼于色彩与线条,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述了脸谱形成的内在因素。

无论脸谱源于何处,但值得一提的是,京剧的诞生,使脸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京剧脸谱不仅吸收了我国古代戏曲脸谱的精髓,还在原有脸谱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色彩更加绚丽,勾绘更加精美动人。一些京剧表演艺术家还根据人体面部骨骼肌肉、各部位纹理特征,根据角色年龄、性格特征勾画出典型人物脸谱,使脸谱形成角色定位,让观众很容易分辨出剧中人物,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脸谱体系。

由此可见,京剧脸谱不仅是长期艺术实践的成果,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做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欢迎更多国学爱好者的加入!

微信公众号:学国学网。微信ID:lexueguoxue。

你可能感兴趣的:(寓褒贬、别善恶的心灵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