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二流学校的“不入流”大学生。

这篇文章大概是半年前写的,有意思的是,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片大地,我还是我,但是文风已然不同了。

其中的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我不多做评价,有些依旧被坚持至今,有些已经面貌全非。

人嘛,总是进步的,每一篇文章就像我的‘球状大脑’的一个投影角度,尽管片言只语的文字表达不了多少,但投影,总能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来我大脑构造的信息不是吗?

所以想的东西不同了,写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了。想的心态不同,文字构造我也想也会有奇妙的不同。


我在中国的一个二流学校的学习着,其实,我都不知道能不能严谨地称“在学校学习”了。因为,从某一刻起,我变得不入流,我想我可能跟学校里99%学生都不一样。

不知道,你们熟知的大学生活是如何的,反正,对我而言,大学最伟大的意义就是:

给了一个有电有水能睡觉的地方而代价又并不太大的地方(要知道,在一个一线城市里想要找到这样的地方而且以学生身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意味,大学于我而言,已经变得单纯地为了提供物质条件的地方了,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想过的,大学只是我的垫脚石,而是是层级很低很低的垫脚石。

先折回头发份个人声明:我自以为,我正在大学生最正确活法的道路上,至少,是持续在拟合最正确道路的过程中。所以,我的“不入流”,我欲想意指如万里长江看珠江的不入流。

继续我神奇且还不知正确与否的大学观。

再转折提及几个我所见“入流”的活法:

大众普遍认可的道路,硕博进修。我始终认为,这是非常可敬可畏的一个领域,它的存在,是服务于人类最基础的推进的。但是,它虽然如此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止于在小概率的命中,只要极少部分的人能真正在推进人类发展上贡献出一份力——那多数与生修来的1%的灵感带来的。而剩下的人,多半是领着尚未达到如此高度的“资历证明”,开始服务社会。于是,在我看来,为了修的硕士博士付出的时间精力变得何其“不值”,那所谓能力的提升,本可以利用更少的时间(或许是考研修博的十分之一的时间去掌握),然后直接步入社会。

所以,在这条大众认可的路,我所不能苟同的,只是因为我(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希望走上有1%灵感的人能走上的路。他们往往就就会在副轨道上付出了过多不值得的时间。这是其一

其二,是副轨道下现实问题——收入。这是数据也事实说话的事,我读来的,身为一个研究生,不多,做到教授带领下的博士,也不多。直到成为教授(最好还是终生教授)才能开始生活可观,但离为生活不再出卖自己时间还是远的很。剩下只有一个方法,从自己头衔与本领涉入商业——一件6、7年前本科生就可以开始着手做的事情。

最后是,能力与资历证明问题。这早已经是个信息对称的时代了,在不久的未来(也许已经来了),能力再也不需要一堆“证书”自我证明“了,若是能力为真,证明自会完成。所以过往为了,拿到一个好的学历的思想早已可以被抛掷思想回收垃圾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是个二流学校的“不入流”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