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二)--自由与安于现状

《肖申克的救赎》是以主人公安迪的狱中好友——瑞德的口吻去进行叙事的。在影片中,安迪和瑞德虽然是好友,但他们代表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大家第一眼看到瑞德的时候,或许会和我一样,觉得他是一个睿智,冷静的人。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过与安迪不同的是,他的睿智不是来源于他的教育,而是来源于他的经历经验。别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一个人的经历经验才是最好的老师。它会教你怎样去为人处世,怎样去避免犯同一种错误等等。

瑞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很冷静,很睿智。他的精神世界与大部分的狱中人相同,但又有点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能适应狱中的生活,明白狱中的规矩,知道在监狱中怎样才能生存下去,他们都能在狱中坦然度日。

不同的是,他的狱友们比较莽撞,不善于思考,他们在渴望自由的同时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仅仅只是一群不会思考,向往自由却也安于现状的莽夫而已。

瑞德总是很冷静,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冷静地思考着,学习着。不过,他比其他狱友更安于现状。

影片中有几个片段,是讲瑞德与典狱长的谈话。他的每一次假释都被驳回,但他都是淡然一笑,从来不会感到失望。与其说这是一种坦然,不如说这是一种悲哀。当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会在一个沼泽里越陷越深,却丝毫不采取行动,而是淡看一切,这真的是坦然吗?

事实上,瑞德与典狱长最后一次的谈话才是最触动人心的。


《肖申克的救赎》(二)--自由与安于现状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肖申克的救赎》(二)--自由与安于现状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肖申克的救赎》(二)--自由与安于现状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是的,他什么都不在乎了,表情冷静而严肃,眼神坚毅而冷峻。为什么他什么都不在乎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抱着重回自由的期望。他对一次一次的驳回并没有绝望,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对此抱过希望。

反观电影的主人公安迪,你会发现这个人,他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从来没有消失过。他和瑞德一样,也能坦然地面对现状,不过不同的是,他不是安于现状。

还记得他在楼上与海利警官的情节吗?就为了获得几瓶啤酒,他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又例如,他打开广播,让所有的人听音乐,而自己则是冒着关禁闭,甚至被揍一顿的风险。为什么?因为他想让他的狱友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自由之身;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外面的人一样,可以享受到外面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到,即使自己身在狱中,也是可以享受到阳光,享受到自由的。

短暂的自由,可以让常年身在狱中的人们觉醒,让他们明白,自己与常人无异。

后面的,安迪为狱中的警官以及狱友们提供税收筹划,建立图书馆为大家教学,传授知识。这都是为了让自己感受到,自己与外面世界的人无异,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还想通过教育去丰富狱友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体会到知识的魅力,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社会的人渣。或者说,让他们明白自己不一定非得做社会的人渣。

后来,安迪通过地道逃走,看他逃走时经过那臭气冲天的下水道以及那狭窄的地道,真的不得不让人对他虽然起敬。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需要对自由多大的渴望,以及心中的希望是多么地强烈,他才能做到这一点啊。用小锤子挖了20多年,打开了一条生命的通道。又用坚韧的毅力爬过了那条狭隘的生命通道。

当时看这一情节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悲惨世界》里,冉阿·让救马吕斯的片段,都是经过了恶心的下水道,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才获得解救的。

而这一切,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很多人或许会问,自由是什么,为什么会带给人这么大的力量。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在深海中想呼吸一口空气,当你在黑暗中想看到灯光,当你在口渴时想喝到一杯冷水,这些渴望,便是自由的力量。

自由就是摆脱束缚。

安于现状,不是脚踏实地的说辞,不是淡看一切的说辞,而是不思进取的说辞。

《肖申克的救赎》(二)--自由与安于现状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申克的救赎》(二)--自由与安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