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书,其实说的是这些

朋友问我,接触了这么多的社群,买了这么多的网课,里面都讲了什么?所谓的通识教育,我们究竟要学哪些?是不是有方法可以克服知识焦虑?

我想了想,我焦虑吗?说实话,自从有了自我成长体系后,真的不会感到焦虑。因为我能够从这些通识书中很快辨别出,其中的每个章节究竟在讲什么内容。也许不知道细节,不明白来源与原理,但起码我可以肯定:我能够指出来这部分内容属于我的知识结构中的哪一块,能回忆起我已经读过哪些相关内容,再来判断我当下是否有棘手的问题需要用深入的理论研究来解决它。

所以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我从来不会不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我永远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也不会因为想做的太多而手忙脚乱,每次还是能找到下一步要做什么。我知道自己只是需要时间。

探索的具体的步骤也许可以呈现成这样:

1.针对每个非虚构类的通识内容写出关键词,记在本子上;

2.按照自己应用时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至于为什么按照时间排序而不是按照结构或是其他,稍后再解释。

3.每看到一个新的概念或者理论,先不急着添加,先用自己的话复述,看是否能有体系内对应的解释。


那么多的书,其实说的是这些_第1张图片
我的体系建立过程

part1 信息处理的流程是怎样?

所有的变化来源于最初的困惑:我是否可能从学渣变为学霸?我还有没有救?

每次看书都想睡觉;每次工作时首先跳出来的想法是:我该怎么最快速地完成工作?每次都是寄希望于之后有时间再去学习如何提高效率,或者如何把工作完成得漂亮。

但对我来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工作(读片)虽然完成了,可每次做工作时用到的方法都是低效的,都是相同的,所以每次完成任务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耗费很大的心力。

就这样日日反复,日日自责,日日自责后下狠心,又看着自己日日对立下的誓言再打脸。直到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每次在同样的低效状况中挣扎的难受心理,所以决定跳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能改进我的工作环节。

比如在看到《如何提问》这本书时,提到过先要对问题的背景、现状进行尽可能全面分析,再来审视自己的矛盾。

所以我开始想:我是不是对工作中常用的理论知识都没有清楚的认知?对于工作流程中涉及的步骤,都没有明确下来?

所以当我像放电影一样,按照“理论、操作工具、读片技巧”这样的版块进行自我梳理时,我发现看似简单流水线一样的工作,居然还包含着这么多值得细细探究的内容!

所以,我开始痴迷于学习方法论的收集,或者说,微信的非虚构文章、社群、微课,就被我看做了救命稻草一样:凡是我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书籍,被大号们反复推荐过的书籍,我就会买来看。

但很快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相似的内容,因为自己没有体系,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解,所以我说不出来所以一直想看,但看多了又觉得哪里出了问题,因为变化并没有特别明显,还会感到自身有内耗。

所以,我决定采取最笨的法子:把每次看到的东西,一点点在纸上写出来,然后构成基本的框架。

part2 框架的梳理过程痛苦,但收获巨大。

最开始,我看到《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有一张关于个人素质要求的“K20”表格,所以我决定把这20项基本素质拿来作为自己的发展标准。但20条太多,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把它们分成:沟通,思维...等四个版块。

因为距离第一次梳理的时间已经近一年,所以我已经记不得那时候的具体分类了。因为很快,每看一本书,我都会基于这个“个人发展轨迹”调整很多内容。

比如,我发现:提问的技巧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这种素质的重要性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有提到,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专门有讲;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中也有专门的章节提到。

所以我决定把“出镜率”最高的词汇统一整理出来,比如“提问,定义,概念,流程”等等。直到后来,有了这个初步的“个人体系”中的一部分。


那么多的书,其实说的是这些_第2张图片
关于“信息处理”环节的自我体系

几乎一年的时间,这个体系图被我每半个月就要改一次,每天都会添加删减新的内容进去。我一度很痛苦,因为明白体系这个东西是会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呢?关键是,它是否会有明确的形式?

但这个东西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你看着它一点点从巴掌大的方块变大,后来变得一个电脑屏幕也容不下了,再后来变成屏幕上只能呈现关键词,还有好多东西你必须不断地写,不断写成文章才能表达出来...

我很惊喜,也很感激那个时候执拗的自己。若不是对着这一定点的成就感的执着,也许,现在还会在低谷、在自暴自弃中无法走出来。

part 3 体系的巨大价值在哪里?

这个体系的真正意义在于,2个月前由于BM训练营,结识了那么多同频的伙伴,尤其误打误撞幸运地进入了永澄老师后宫时,多次惊喜:居然自己不再是个异类,甚至说,自己的这种傻傻的行为居然有可能在某天得到认可!

这种感觉----此刻我的手停留在键盘上好久,居然想不到一种比喻,因为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感觉----让我很多次感动到想哭。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一些意义,也让我因此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或者说,终于能让自己把这个行为从“坚持”,高概率下转变为了“热爱”。

暂且不细说这一小节的体系中每个关键词的含义如何,但自从有了从“接受信息”直到“应用信息”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流程后,我喜欢把所有学到的内容,看的内容,用这套体系来解释,我喜欢上了使用“自己的产品”的这种过程。当然,如你所见,我知道每调用一次这些内容,我就可以对看过的书,思考过的内容多一分理解。也因为有了这个更为清晰的图,我知道了自己还可能哪个环节薄弱,还可能需要在哪里停下脚步。

所以当我看我看到大大后宫里这么火热的“学习氛围”时,我欢呼的同时又惊恐:终于有了那么多的伙伴可以一起讨论我喜欢的内容;可是自己学到的才是皮毛,自己整理的东西还那么浅显,自己的文字还那么稚嫩,我根本无法插上话。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选择用另一种方式默默参与,与大家一起交流:没有过多经验用来参与讨论,我只能用自己笨笨的方法,逐个字写,逐个字敲,哪怕慢了点,哪怕只是有一丁点的价值,我也会继续做下去。

all in all

所以,我知道看了那么多书,我并非过不好这一生。

这么多的书,我永远也看不完;但这么多的书,好在,也总有最重要又最普适的内容反复出现。

所以,我目前能做的就是从这些“最高频”的内容入手,尽可能找到高概率正确的东西。尽可能把收获的内容牢牢把握在自己的“产品”中。然后多给自己些时间和耐心,允许自己把这些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认真地走心地敲出来。这样,我就已经很开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么多的书,其实说的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