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阅读|《生活的哲学》读后感——20170207

昨天推送了《生活的哲学》读书笔记,推送的那刻我是不安和犹豫的,我认为自己写得不好,因为我并没有把整本书融会贯通起来去叙述我在阅读当中的感受和启发。我昨天好像只是归纳和提炼了一些观点,但是我又觉得无论写得怎么样我都要发出去,下一篇写好了就下一篇发,我不想放着那一篇花费了四个小时写的笔记在窖里发酵,而且发出来让大家首先知道了这本书,可能会尽早去阅读,尽早阅读就尽早改变认知,所以鼓起勇气我就推送出去了。今日我回头看昨日的行为,觉得它缺乏克制。我怎么能那样就发出去了呢,明明是还未打磨好的一篇读书笔记,但同时我又很理解这个行为,因为我本就不是一个很克制的人。

下面说说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在看前四分之一的时候挺开心,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与我追问哲学知识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想通过学习哲学从而更好地生活,但通常,专业的哲学学习都很概念化,很多名词概念及定义非常学术化,看得我云里雾里的,有些逻辑论述又很高深,离地面很远,与自己的生活的关联度并非直接相关,导致我这种哲学小白读起来吃力又很有陌生感,但这哲学里又蕴含着一些大智慧在吸引着我。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可能需要一些“阶梯”一些“拐杖”才能更好地去到那片哲学的芳草地。作者怀着研究认知行为疗法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以及把哲学实际应用于生活这两个目的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又以与人生相关的小标题来编排章节,因此很合我意。

作者本人曾患有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通过研究古希腊哲学,有些之前他为之痛苦的东西,想明白之后,不那么痛苦了。我想这本书,会给我们现代人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他对某些派系的介绍其实并非系统的,他把与认知行为疗法相关的派系作了重点阐述,而对其他派系并没有非常深入去谈。不过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又过了两天后的一个看法。看了这本书后我不经意间看了几篇哲学类的文章,发现我关注的那个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深度好像比这本书要深,所以我就改变了我对此书的看法。或许这本书并非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当时觉得它好只是因为我当时没有怎么系统地接触过哲学,我没有见过更好的而已。

总体上而言,对于我这种哲学小白,这本书对我有启蒙意义。这本书让我觉得哲学是个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一个学科,通过了解古人在面对生活的苦难与馈赠时他是如何思考的,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来看待生活。

里面活得最理性的是斯多葛派哲人,而犬儒主义的人最不迎合权威,不迎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他们宣称自己不需要符合他人的期待而生活,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这些观点我很欣赏。犬儒主义的某些观点很有意思。比如他们说,“如果一种行为是自然的,我们为什么要感到羞耻?我们为什么要把它隐藏起来”?、“我们私下里快乐地放屁,但我们为什么要羞于当众放屁呢?那是对一种自然行为的神经质的压抑。”(该段引自《生活的哲学》P190)。第欧根尼认为“我们的耻辱感被文明弄得太精细了,导致我们焦虑、神经质、感到梳理,我们担心自己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把全部精力用于在陌生人面前好好表现,拿出精心打理的文明的面具,藏起任何看上去粗野、狂暴、原始的东西”。第欧根尼坚持认为流浪者的生活更幸福,没有文明生活那么复杂、焦虑。

这本书里在介绍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把一些相关的书籍介绍进来,比如在介绍犬儒主义的时候会介绍小说《搏击俱乐部》里面的一点内容,大概30个字带过,不会很臃肿地大书特书。作者写这本书的篇幅与语言还是很节制的,这也是我所欣赏的点。(PS:小说《搏击俱乐部》有同名电影)

作者并非完全赞扬那些哲学派系,每个派系其实都有一些争议的点,比如说犬儒主义者虽然拒斥文明,却从未真正地离开文明,相反,他们的生活像是一出出街头喜剧;宣传不在乎他人目光的犬儒主义学派第欧根尼其实很享受观众投在他身上的目光,他也许把自己从公众的赞同中解放了出来,但是没有从对公众注意力的需要中解放出来;犬儒主义者讨厌政府,但是没有任何废除政府的计划,实际上,他们继续靠政府为生,享受其法律的保护。

对于不足部分,作者并没有说太多,基本都是两三句话就过掉。

也是,从古希腊哲学中抽取任意一派都能至少写成一本书,朱尔斯这一本《生活的哲学》把好几个派系都点到了,要求他把所有观点都写全写深是不切实际的。

总之呀,从这本《生活的哲学》看古希腊哲学,还是挺有意思的。

不知道是否是我现在太肤浅了,或许我再看多几本哲学类的书籍后,会来否定这本书。很多时候,我看书的时候觉得某本书极好,隔了几天再回想起来就觉得它一般般了。因此我总不会重读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鱼阅读|《生活的哲学》读后感——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