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

如果你做什么都做得很久,开始得太晚,你就不要指望大家还留在那里,人都散了。
          《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

在非洲的众多动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长颈鹿,因为它高挑优雅,睫毛浓密,性格温顺,大长腿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尤其是掩映在夕阳的余晖下,有一种恬静祥和的舒适感。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过在动物大迁徙中,很少能够看到长颈鹿的影子,主力军是角马、斑马还有羚羊。

角马的视力很好,身体耐力和爆发力也很出众,你看它“倒三角”的身材就可见一斑了。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斑马身体素质弱一点,但是机智过人。它们能够清楚记得迁徙往返的路径,每次行动时都充当“先锋官”。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时斑马们性格谨慎警觉,长期驻守在一处时,都是几只斑马尾部相连,头朝外,分守不同方向,以备偷袭。每当带着大部队冲到马拉河边,它们总是慢下脚步,略有迟疑。而不知所以的莽撞角马们蜂拥而上,河里饥肠辘辘的鳄鱼正张着大嘴,等待美食“自投罗网”…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安博塞利的大象

研究非洲象最佳的地点应该非誉有“大象天堂”的安博塞利莫属了。

大象被当地人宠溺地称之为“景观园艺师”,它们看起来吃东西不加挑选,十分随意,其实它们对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湿季吃草,旱季以树叶,树根和树皮为主。

非洲象的听觉和嗅觉相当灵敏,平均年龄70岁,14岁左右步入成年。旅途中我们特别害怕看见单独行动的老年非洲象,因为很可能它已经自知天命,准备独自“上路”了…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乞力马扎罗的雪

安博塞利译为“干涸的湖”,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地区,远远可以眺望海拔5895米的赤道巅峰——乞力马扎罗雪山。

“雪峰耸立,大象成群”一度是这里标志性的画面。可当我们看到它时发现80%的雪顶已经萎缩,预计最快10年之内,“赤道雪山”就会永远和我们告别…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启程非洲之前做了不少功课,我想这样的旅游才不虚此行。有两部片子一刷再刷,除了之前提到的《走出非洲》,就是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笔下的世界总是不免充斥着迷惘和落寞,也许这正是美国“失落的一代”人心内最深的恐慌。文坛硬汉的措辞总是平实朴素,少有过分的修饰和长句,追求客观和真实,这也许和他多年战地记者的经历密切相关。

不得不赞叹并感谢命运的安排,我们原定的酒店因维护取消了,而新确认的酒店竟然与海老爷子创作《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故居不期邂逅,让我们有机会与文学巨匠隔空握握手。

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海老爷子喜欢狩猎,捕鱼等一切户外活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跟随探险队来到这里,旋即对这里的鬼斧神工深深痴迷。

他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写下来这部徘徊在死亡和即将死亡的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

每位看过或没看过这本书的游客,想必都在内心思考着这样一个无人应答却发人深思的问题:靠近西主峰的地方有一具风干冻僵了的雪豹尸体。雪豹在那么高的地方寻找什么?没有人做出过解释…


无论你成就如何,你的生活都是你的天赋所在。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不出的非洲(6)-遥望乞力马扎罗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