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的意味

“发心”本是佛教的词汇,强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不过这个词频繁被用于世间人做世间事上的辩词。通常人在给自己辩护的时候都会说:我的发心是好的呀?我希望能够能够如何…也经常被用于在做世间事的时候给自己扛一个旗号:我的发心如何如何…?大意是我说了我的发心,不允许你来质疑我。如同刺猬外层带刺的衣裳,发心成为保护自己,防备他人的一个利器,如此,彻底颠倒了发心的意味。发心只关乎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得道成佛;处理不好,堕落成魔,至少不停在六道中轮回。

发心的意味_第1张图片

今天农场洒净,这是参加的第二个农场洒净仪式。每年的春耕开始之际,我们都用这样的仪式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对万物众生的爱护。通过佛教的仪轨,我们提醒土壤中的友情让道,让我们能够播种下蔬菜瓜果和粮食,以供给更多的人健康的饮食。这是大悲心处的考量。农耕是我们对土壤的开发和利用,是从土壤中寄生的部分友情众生争夺养分的过程,所以我们用这样的仪轨,也是超度部分友情众生,让我们与大地同在,与友情共生同处,同体大悲。这样的仪轨也是对自我身心的洗礼,让我们满怀感恩之心,心怀敬畏,对自然,对友情众生,对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以及对每一分付诸在这片生态事业上的同行善友。

洒净后与一位生态村建设的发起师兄同行,聊了一路。谈到他们正在做的一个生态村建设的项目,缘起于一个道场的建设,在链接中出于帮助村落居民发展的想法,发起了生态村项目,并且通过共生的方式尝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建设一个基层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循环体系。与现今常见的特色小镇、幸福小镇的开发所不同的是,没有大资本的介入,没有政府资金的注入,也没有过多的商业包装的策划,有的是纯粹的修行人自利利他的良善念头。与我们当下开展的农耕事业异曲同工的是,通过土地围绕村落的改造和开发,实现一个区域生态恢复的理想,这个场域,这个过程,也便成了自我修身的道场和途径。

如此谈发心,并非要抬高自己,贬驳他人,而是提醒尘世中劳苦奔波的我们,借鉴佛家的观点,审视每件事情对自己真正的意味。结合世间事,从佛家角度看,发心发什么心?

佛家发心从四个角度看:

一曰发慈悲心,人间无我;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提醒我们对待所有友情众生,一视同仁;不具分别心,不分亲疏的照顾到周遭的人,与别人没有隔阂。在做世间事时,不停的提醒自己,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味是什么?是真正的怀帮助他人,利益他人的想法出发,还是只是想从中得到自己的利益,或者说以自我利益的满足为最主要的出发点。

二曰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学佛要有信心,只有起了信心,才能够真正达到成佛的终道归途。世间事也一样,做事之初,是否对要做的事有信心,对承担的师长有信心。没有信心,走着走着就会掉队。

发心的意味_第2张图片

三曰发菩提心,上弘下化;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愿心。大乘佛道以利益众生为己任。世间成大事者,也必以能够服务或帮助到更多的人为念想。你心里想着多少人的事业,也就能够成就多大的因缘。

四曰发无我心,扩大完成;无我心是一种包容,是为完成大我,对小我的牺牲,把自己融入到所承担的事业中去,去融入大众,融入团体,竭尽所能的去承担,也才能够利益他人,成就自我。

从这四个发心看,与近来在学习的《中国式众筹》的人性论大道相和,细微处还需辨清。末法时代,众生福薄,看众生百态,存观功念恩之心,审度自我的出发,和承担中的自我成长与自我修行,如此才能回到发心的真实含义。

任一种术,回到道的本源上观察,唯找到初始的零,方回到混沌初发处。大道至简亦至难,当自勉励苦登攀!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心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