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1

今天学习的案例是:《顺手牵羊的男生——如何引导学生矫正偷窃行为》。作为小学班主任,我觉得在日常带班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班上有偷窃行为的学生。

我带过两届学生,每一届都有这样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晨光和我们案例中的皑皑差不多,从不认为偷东西是偷,而认为是拿,后来被我们发现了,当其他学生指责他是时,先是一脸懵逼,然后理直气壮的说这是拿。另一个学生妍妍爱占小便宜,总认为班上这么多学生,偷了某一个也不会发现。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犯错。 这些孩子有人称这些学生为“问题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表现的结果却很相似。

在帮助本案例的主人公皑皑之初,老师用画“房、树、人”的方法对皑皑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显示皑皑的心里状态比较幼稚,而且有轻度抑郁和一定的焦虑情绪。在之后的谈话中显示出,皑皑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偷窃,他说:“别说我是小偷。好玩呗,玩几天,就扔了。”而且显得若无其事。一般在纠正孩子的观念的时候常用角色互换的方法,但在皑皑的这里遇到了困难,皑皑的家人对皑皑比较溺爱,而且皑皑家是开超市的,在物质方面极少得不到满足,他无法换位体验到失主的心情。这是老师很巧妙的用厌恶体验感觉,用他最厌恶的感觉来代替体验失主的心情,从而在心理上认识到偷窃行为是不对的。并且安排了作业,用弹皮筋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的戒除偷窃的行为。

同时对皑皑的学习进行帮助,鼓励他将学习的想法与老师交流,帮助他学习,而且安排他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在班级上了一堂关于知错能改的专题心理辅导课程,取得好的反响。

我们发现学生偷窃行为的形成背景与动机实在是各种各样,而其中许多预防与辅导的工作,更需仰赖老师与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无间,才得以施行。唯有如此,才能彻底维护班级的整体秩序与良好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11)